第一章 前言 | 第1-17页 |
·手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手性技术 | 第11-13页 |
·手性化合物的拆分 | 第11-12页 |
·不对称合成 | 第12-13页 |
·外消旋体的转化 | 第13-15页 |
·手性质子源转化法 | 第13页 |
·不对称转化法 | 第13-14页 |
·生物转化法 | 第14页 |
·有机溶剂转化法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手性物5-(10)-十一烯丙酰胺基苊的合成 | 第17-32页 |
·5-(10)-丙酰胺基苊的合成原理 | 第17-20页 |
·5-丙酰基苊合成原理 | 第17-18页 |
·5-丙胺基苊合成原理 | 第18-19页 |
·5-(10)-十一烯丙酰胺基苊合成原理 | 第19-20页 |
·5-(10)-十一烯丙酰胺基苊的合成实验 | 第20-23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0-21页 |
·试剂 | 第20页 |
·仪器 | 第20-21页 |
·实验步骤 | 第21-23页 |
·5-丙酰基苊的合成 | 第21-22页 |
·5-丙胺基苊的合成 | 第22-23页 |
·5-(10)-十一烯丙酰胺基苊的合成 | 第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1页 |
·5-丙酰基苊的合成 | 第23-27页 |
·用薄板层析法[33] | 第23-24页 |
·5-丙酰基苊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24页 |
·反应物比例的确定 | 第24-25页 |
·重结晶的影响 | 第25-26页 |
·5-丙酰基苊的1HNMR 图并解析 | 第26-27页 |
·5-丙胺基苊分析 | 第27页 |
·用薄板层析法(TLC)对产物进行分析 | 第27页 |
·5-丙胺基苊的合成反应时间控制 | 第27页 |
·5-(10)-十一烯丙酰胺基苊的分析 | 第27-31页 |
·用薄板层析法(TLC)对产物分析 | 第27-28页 |
·高效液相色谱和在线旋光仪及核磁共振分析产物5-(10)十一烯丙酰胺基苊 | 第28-30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手性物5-(10)-十一烯异丁酰胺基苊的合成 | 第32-45页 |
·5-(10)-异丁酰胺基苊的合成原理 | 第32-35页 |
·5-异丁酰基苊合成原理 | 第32-33页 |
·5-异丁胺基苊合成原理 | 第33-34页 |
·5-(10)-十一烯异丁酰胺基苊合成原理 | 第34-35页 |
·5-(10)-十一烯异丁酰胺基苊的合成实验 | 第35-38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5页 |
·试剂 | 第35页 |
·仪器 | 第35页 |
·实验步骤 | 第35-38页 |
·5-异丁酰基苊的合成 | 第35-36页 |
·5-异丁胺基苊的合成 | 第36-37页 |
·5-(10)-十一烯异丁酰胺基苊的合成 | 第37-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5-异丁酰基苊的合成 | 第38-41页 |
·用薄板层析法对产物进行分析 | 第38页 |
·5-异丁酰基苊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38-39页 |
·反应物比例的确定 | 第39-40页 |
·5-异丁酰基苊的1HNMR 图并解析 | 第40-41页 |
·5-异丁胺基苊分析 | 第41页 |
·5-(10)-十一烯异丁酰胺基苊的分析 | 第41-43页 |
·红外谱图分析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5-(10)-十一烯(异丁) 丙酰胺基苊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 | 第45-57页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试原理 | 第45-47页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试实验步骤 | 第47-48页 |
·实验试剂(使用之前均精馏)和药品 | 第47页 |
·实验仪器 | 第47-48页 |
·实验步骤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5-(10)-十一烯丙酰胺基苊的高效液相分析 | 第48-54页 |
·手性柱的拆分影响 | 第48-50页 |
·不同流动相组成的影响,如图4.6 | 第50-52页 |
·手性柱拆分温度的影响 | 第52-54页 |
·5-(10)-十一烯异丁酰胺基苊的高效液相分析 | 第54-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其它手性物的合成探索 | 第57-61页 |
·实验构想 | 第57页 |
·烯丙基-(苊基)仲乙胺的合成 | 第57-58页 |
·最后一步合成过程 | 第58-60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58-59页 |
·实验步骤 | 第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0页 |
·烯丙基-(苊基)仲乙胺的薄板层析 | 第59-60页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分析方法与设备 | 第61-67页 |
·薄层色谱(TLC) | 第61-63页 |
·原理 | 第61页 |
·影响TLC 分离的因素 | 第61-62页 |
·吸附剂的选择 | 第61-62页 |
·展开剂的选择 | 第62页 |
·薄层板的制备和活化 | 第62页 |
·点样 | 第62页 |
·显色 | 第62-63页 |
·高效液相色谱(HPLC) | 第63-65页 |
·原理 | 第63-64页 |
·流动相的选择原则 | 第63-64页 |
·分离度与手性分离系数 | 第64页 |
·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 第64-65页 |
·柱层析 | 第65页 |
·吸附剂 | 第65页 |
·装柱 | 第65页 |
·加样及洗脱 | 第65页 |
·旋光仪 | 第65-67页 |
·旋光仪的结构原理 | 第66页 |
·影响旋光度的因素 | 第66-6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科研成果简介 | 第73-74页 |
声明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