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信道编码理论论文

空时编码技术及其与复数旋转码的结合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4页
 1.1 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概述第8-9页
 1.2 未来无线通信领域的新技术第9-12页
  1.2.1 4G的定义和特征第9-10页
  1.2.2 4G中的新技术第10-12页
 1.3 MIMO技术及其发展现状第12-13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3-14页
第2章 空时编码与分集技术第14-22页
 2.1 无线衰落信道模型第14-16页
 2.2 无线通信中的分集技术第16-18页
 2.3 空时编码技术第18-21页
  2.3.1 空时编码的系统模型第18-20页
  2.3.2 空时编码技术的分类及性能比较第20-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分层空时编码第22-31页
 3.1 分层空时编码系统模型第22-23页
 3.2 编码算法第23-24页
 3.3 译码算法第24-27页
  3.3.1 最大似然(ML)译码算法第25页
  3.3.2 基于ZF和MMSE的线性译码算法第25-26页
  3.3.3 判决反馈均衡译码算法第26-27页
 3.4 改进的译码算法第27-28页
 3.5 仿真与分析第28-30页
 3.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空时分组编码第31-45页
 4.1 空时分组编码系统模型第31页
 4.2 ALAMOUTI发射分集方案第31-34页
 4.3 空时分组编码的设计第34-38页
  4.3.1 空时分组编码的正交设计第34-37页
  4.3.2 空时分组编码的准正交设计第37-38页
 4.4 译码算法第38-42页
  4.4.1 最大似然(ML)译码算法第38-40页
  4.4.2 准正交的译码新算法第40-42页
 4.5 仿真与分析第42-44页
 4.6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结合复数旋转码与空时编码第45-60页
 5.1 复数旋转码第45-51页
  5.1.1 复数旋转码的编码算法第45-47页
  5.1.2 复数旋转码的译码算法第47-48页
  5.1.3 仿真与分析第48-51页
 5.2 结合复数旋转码与分层空时编码第51-55页
  5.2.1 结合方案描述第51-52页
  5.2.2 仿真与分析第52-55页
 5.3 级联复数旋转码与空时分组编码第55-58页
  5.3.1 级联方案描述第55-56页
  5.3.2 仿真与分析第56-58页
 5.4 两种编码结合方案的性能比较第58-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结论第60-61页
 展望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郑州市土地公开出让市场研究
下一篇:藏猪氟烷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和生长激素基因PCR-RFLP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