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游憩规划及其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研究方法 | 第8页 |
·技术路线 | 第8-10页 |
2. 文献回顾 | 第10-16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河流游憩 | 第10页 |
·河流游憩规划 | 第10-11页 |
·河流游憩规划研究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 | 第14-15页 |
·小结 | 第15-16页 |
3. 规划性质及框架确立 | 第16-27页 |
·规划性质分析 | 第16-21页 |
·相关规划比较 | 第16-18页 |
·规划性质确定 | 第18-21页 |
·规划框架构建 | 第21-27页 |
·规划类型细分 | 第21-26页 |
·研究框架搭建 | 第26-27页 |
4. 典型河流游憩规划研究 | 第27-49页 |
·典型性分析 | 第27-28页 |
·规划的侧重点 | 第28-29页 |
·可借理论总结 | 第29-49页 |
·河流生态学理论 | 第29-32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32-38页 |
·游憩空间布局模式理论 | 第38-40页 |
·游憩机会谱理论 | 第40-43页 |
·游憩生态学理论 | 第43-44页 |
·经济地理学(点-轴)理论 | 第44-45页 |
·园林设计理论 | 第45-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5. 实证研究——濑溪河游憩规划实践 | 第49-62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49-50页 |
·区位条件 | 第49页 |
·自然条件 | 第49页 |
·历史人文 | 第49-50页 |
·社会经济 | 第50页 |
·规划区基址分析 | 第50-55页 |
·位置与范围 | 第50页 |
·地质 | 第50页 |
·地貌 | 第50-52页 |
·土壤 | 第52-54页 |
·水文 | 第54页 |
·野生动植物 | 第54页 |
·社会经济 | 第54页 |
·土地利用 | 第54-55页 |
·总体布局研究 | 第55-62页 |
·理论应用 | 第55-60页 |
·方案汇总 | 第60-62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河流游憩和河流游憩规划概念 | 第62页 |
·河流游憩规划的性质 | 第62页 |
·河流游憩规划类型细分及研究框架构建 | 第62-63页 |
·典型河流游憩规划 | 第63页 |
·河流游憩规划中的总体布局研究 | 第63页 |
·研究创新 | 第63页 |
·后续研究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个人简介 | 第67-68页 |
导师简介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