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 | 第14-25页 |
2.1 信用及信用风险概述 | 第14-17页 |
2.1.1 信用及信用风险的概念 | 第14页 |
2.1.2 信用风险的形式及特点 | 第14-17页 |
2.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 第17-19页 |
2.2.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特征 | 第17-18页 |
2.2.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趋势 | 第18-19页 |
2.3 商业银行信用评级 | 第19-25页 |
2.3.1 信用评级及其分类 | 第19-20页 |
2.3.2 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方法 | 第20-25页 |
3 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比较分析 | 第25-42页 |
3.1 《新巴赛尔资本协议》及内部评级法 | 第25-29页 |
3.1.1 《新巴赛尔资本协议》 | 第25-27页 |
3.1.2 内部评级法 | 第27-29页 |
3.2 国外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现状 | 第29-37页 |
3.2.1 国外信用评级的发展 | 第29-30页 |
3.2.2 国外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现状 | 第30-37页 |
3.3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现状及问题 | 第37-42页 |
3.3.1 国内信用评级的发展 | 第37-38页 |
3.3.2 国内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现状 | 第38-39页 |
3.3.3 国内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9-42页 |
4 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设计 | 第42-52页 |
4.1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42-49页 |
4.1.1 信用等级的划分及含义 | 第42-43页 |
4.1.2 信用评级方法 | 第43-44页 |
4.1.3 信用评级指标及权重的设计方法 | 第44页 |
4.1.4 信用评级指标及权重 | 第44-48页 |
4.1.5 信用评级流程 | 第48-49页 |
4.2 信用评级结果的检验 | 第49-52页 |
4.2.1 信用等级转移矩阵分析 | 第49-51页 |
4.2.2 违约概率统计分析 | 第51-52页 |
5 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案例分析 | 第52-58页 |
5.1 信用评级资料 | 第52-54页 |
5.1.1 信用评级背景 | 第52页 |
5.1.2 财务状况分析 | 第52-53页 |
5.1.3 财务指标预测 | 第53-54页 |
5.2 信用等级评定 | 第54-58页 |
5.2.1 信用状况定量指标评分 | 第54-55页 |
5.2.2 信用状况定性指标评分 | 第55-57页 |
5.2.3 综合形成评级意见 | 第57-58页 |
6 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应用的配套措施 | 第58-61页 |
7 结论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件1 | 第66-69页 |
附件2 | 第69-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