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35页 |
·金刚石膜概述 | 第12-24页 |
·金刚石晶体结构 | 第12页 |
·金刚石膜的性能及应用 | 第12-17页 |
·金刚石膜抛光技术及发展趋势 | 第17-20页 |
·CVD金刚石膜高速摩擦抛光用抛光盘材料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抛光盘材料的选择 | 第22-24页 |
·FeAl基合金概述 | 第24-33页 |
·常见金属间化合物及其物理性能 | 第24页 |
·FeAl合金相图及晶体结构 | 第24-26页 |
·FeAl基合金的性能及应用 | 第26-28页 |
·FeAl基合金的制备与研究现状 | 第28-31页 |
·稀土在制备FeAl基合金中的应用 | 第31-33页 |
·本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3-34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2 FeAl基合金抛光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5-61页 |
·引言 | 第35页 |
·试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第35-41页 |
·试验材料及设备 | 第35-36页 |
·试样制备 | 第36-38页 |
·组织结构与性能测试 | 第38-41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59页 |
·球磨后粉末形貌、结构及相组成 | 第41-46页 |
·FeAl基合金组织、结构与相组成 | 第46-48页 |
·FeAl基合金致密度和硬度 | 第48-50页 |
·FeAl基合金抗氧化性能 | 第50-52页 |
·FeAl基合金弯曲强度及断口形貌 | 第52-53页 |
·FeAl基合金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 第53-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3 温度对金刚石膜抛光效果的影响 | 第61-75页 |
·引言 | 第61-64页 |
·试验条件及检测方法 | 第64-66页 |
·试验方法 | 第64-65页 |
·抛光参数 | 第65-66页 |
·检测方法 | 第66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6-72页 |
·温度对金刚石膜材料去除率及抛光盘磨损率的影响 | 第66-68页 |
·温度对金刚石膜抛光表面形貌及抛光盘磨损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68-71页 |
·金刚石膜拉曼光谱分析 | 第71-72页 |
·理想抛光温度范围的确定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4 金刚石膜高速摩擦抛光温度场仿真 | 第75-103页 |
·引言 | 第75-76页 |
·模型假设与简化 | 第76-81页 |
·几何模型 | 第76-77页 |
·接触模型 | 第77-81页 |
·热载荷及边界条件 | 第81-89页 |
·传热问题基本理论 | 第81-84页 |
·热源与热流分配系数 | 第84-87页 |
·空气对流系数 | 第87-89页 |
·ANSYS仿真 | 第89-92页 |
·单元类型及材料属性 | 第90页 |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第90-92页 |
·加载与求解 | 第92页 |
·仿真结果及试验验证 | 第92-97页 |
·仿真温度场及被测点温度曲线 | 第94-96页 |
·被测点测量结果 | 第96-97页 |
·合理抛光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97页 |
·粘接层热学属性对金刚石膜温度场的影响 | 第97-101页 |
·降低粘结层导热系数对模型温度场的影响 | 第98-99页 |
·同时改变粘接层导热系数与抛光参数对模型温度场的影响 | 第99-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5 FeAl基合金抛光盘高速摩擦抛光金刚石膜试验研究 | 第103-117页 |
·引言 | 第103页 |
·试验材料及设备 | 第103-106页 |
·抛光参数与检测方法 | 第106-107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7-115页 |
·高速摩擦抛光过程中金刚石膜的抛光温度曲线 | 第107-108页 |
·金刚石膜的材料去除率及抛光盘的磨损率 | 第108-109页 |
·抛光表面形貌及相构成 | 第109-114页 |
·FeAl基合金抛光盘对金刚石膜的抛光过程及机理分析 | 第114-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20页 |
·结论 | 第117-119页 |
·展望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9页 |
附录A ANSYS仿真APDL程序 | 第129-134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34-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35-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
作者简介 | 第137-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