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在线监测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以广州市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方案设计为例
第1章 前言 | 第1-16页 |
·环境在线监测信息系统的概念 | 第8-9页 |
·环境在线监测信息系统的分类 | 第9页 |
·国外环境在线监测的发展和现状 | 第9-11页 |
·我国环境在线监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1-13页 |
·环境在线监测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 | 第13-14页 |
·获取和存储大量环境数据 | 第13页 |
·改进环境监测手段 | 第13页 |
·解决环境纠纷仲裁和应急 | 第13-14页 |
·支持环境管理部门决策和管理 | 第14页 |
·满足公众环境知情要求 | 第14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第2章 广州市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简介 | 第16-21页 |
·项目背景 | 第16-17页 |
·项目的意义 | 第17页 |
·监控指标 | 第17页 |
·系统的功能需求 | 第17-19页 |
·数据采集功能 | 第18页 |
·监控管理功能 | 第18页 |
·数据处理和表示功能 | 第18页 |
·其他功能 | 第18-19页 |
·性能需求 | 第19-20页 |
·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 | 第19页 |
·稳定性 | 第19页 |
·扩展性 | 第19页 |
·兼容性 | 第19页 |
·安全性 | 第19-20页 |
·灵活性 | 第20页 |
·项目进展 | 第20-21页 |
第3章 广州市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 第21-54页 |
·系统平台 | 第21-24页 |
·平台选择的原则 | 第21页 |
·硬件平台 | 第21-23页 |
·软件平台 | 第23-24页 |
·总体结构设计 | 第24-25页 |
·数据采集器的设计 | 第25-29页 |
·数据采集器的作用 | 第25-26页 |
·数据采集器的功能 | 第26页 |
·数据采集器的指标要求 | 第26-27页 |
·数据采集器的设计 | 第27-29页 |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 第29-32页 |
·采集模式 | 第29-31页 |
·数据采集的流程 | 第31-32页 |
·远程控制模块的设计 | 第32-35页 |
·远程控制内容 | 第32-33页 |
·远程控制的方式 | 第33-34页 |
·远程控制流程 | 第34-35页 |
·通信模块的设计 | 第35-41页 |
·通信设计的内容 | 第35页 |
·通信方式的选择 | 第35-37页 |
·MODEM的功能 | 第37-38页 |
·通信协议 | 第38-39页 |
·通信程序设计 | 第39-41页 |
·数据库的设计 | 第41-45页 |
·数据库的设计要求 | 第41页 |
·数据库平台 | 第41-42页 |
·数据库开发工具 | 第42-43页 |
·数据库模型设计 | 第43页 |
·数据库的维护和管理 | 第43-45页 |
·应用软件的开发 | 第45-54页 |
·软件的要求 | 第45-46页 |
·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46-47页 |
·数据采集模块 | 第47-48页 |
·远程监控与维护模块 | 第48-49页 |
·统计和报表模块 | 第49-50页 |
·查询、显示和发布模块 | 第50-52页 |
·系统管理模块 | 第52-54页 |
第4章 GIS在环境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第54-64页 |
·GIS的概念 | 第54页 |
·GIS与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结合的必要性 | 第54-55页 |
·GIS的功能及与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融合 | 第55-57页 |
·GIS在广州市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 第57-64页 |
·GIS平台的选择和介绍 | 第57-58页 |
·系统结构 | 第58-59页 |
·功能设计 | 第59-60页 |
·GIS与环境模型的融合 | 第60-62页 |
·GIS在广州市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中应用价值体现 | 第62-64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建议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