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右旋咪唑消旋化工艺研究与改进
前言 | 第1-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20页 |
·对映异构体的概念 | 第12页 |
·平面偏振光和旋光性 | 第12-17页 |
·平面偏振光 | 第12页 |
·旋光性发现的历史 | 第12-13页 |
·旋光性 | 第13页 |
·旋光性性质产生的原因 | 第13-15页 |
·旋光性物质的比旋光度 | 第15页 |
·外界条件对旋光性的影响 | 第15-17页 |
·外消旋体 | 第17-20页 |
·外消旋体的一般性质 | 第17页 |
·外消旋化作用 | 第17-20页 |
第二章 研究课题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 第20-24页 |
·药物分子的光学异构体和药效 | 第20页 |
·手性的意义 | 第20页 |
·手性药物的概述 | 第20-22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2-24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2-23页 |
·研究的现实和社会意义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二甲基亚砜溶媒消旋化工艺研究 | 第24-40页 |
·原料及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24-25页 |
·盐酸右旋咪唑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24页 |
·二甲基亚砜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24-25页 |
·乙醇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25页 |
·生产技术分析指标 | 第25-26页 |
·消旋化工艺机理 | 第26页 |
·试验的主要设备仪器和药品 | 第26页 |
·试验的工艺过程和工艺流程图 | 第26-28页 |
·工艺过程 | 第26-27页 |
·工艺流程 | 第27-28页 |
·试验方案 | 第28页 |
·单因素试验 | 第28-30页 |
·消旋时间对比旋光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氢氧化钠加入量对比旋光度的影响 | 第29页 |
·二甲基亚砜加入体积对比旋光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正交试验 | 第30-36页 |
·正交试验Ⅰ | 第30-33页 |
·正交试验Ⅱ | 第33-34页 |
·正交试验Ⅱ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8页 |
·样品熔点的测定 | 第38-40页 |
·物质熔点概述 | 第38页 |
·物质熔点的测定方法 | 第38页 |
·数据分析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水溶媒回流消旋化工艺探索与试验 | 第40-50页 |
·新方案的确立 | 第40页 |
·水溶媒回流消旋化试验 | 第40页 |
·单因素试验 | 第40-43页 |
·配料比对比旋光度的影响 | 第41页 |
·回流消旋时间对比旋光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水的体积对比旋光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正交试验 | 第43-46页 |
·温度和酸碱度以及消旋时间对消旋化过程的影响 | 第46-49页 |
·盐酸右旋咪唑游离碱在水溶液中的消旋 | 第46-47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7页 |
·反应时间和酸碱度的影响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水溶媒消旋化工艺的经济效益分析讨论 | 第50-5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