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引酿酒葡萄品丽珠、赤霞珠营养系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葡萄品种学研究及我国葡萄品种的变迁 | 第10-13页 |
·葡萄品种学研究 | 第10-11页 |
·我国葡萄品种的变迁 | 第11-13页 |
·葡萄营养系选种研究 | 第13-15页 |
·葡萄品种生育期的研究 | 第15-17页 |
·休眠期 | 第15-16页 |
·生长期 | 第16-17页 |
·葡萄品种经济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第17-20页 |
·产量因素 | 第18-19页 |
·抗病性 | 第19-20页 |
·酿酒特性的研究 | 第20-24页 |
·可溶性固形物和糖 | 第20-21页 |
·pH值和总酸 | 第21-22页 |
·酚类物质 | 第22-23页 |
·单宁 | 第22-23页 |
·花色素苷 | 第23页 |
·芳香物质 | 第23-24页 |
·葡萄品质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 | 第24-27页 |
·品种对葡萄酒的影响 | 第24-25页 |
·成熟度 | 第25页 |
·病虫害 | 第25页 |
·新鲜度及卫生状况 | 第25-27页 |
引言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 | 第28页 |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试验地 | 第28页 |
·气象条件 | 第28页 |
·试验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8-32页 |
·品种性状描述记载 | 第28-29页 |
·果实成熟期确定 | 第29页 |
·葡萄浆果品质与葡萄酒成分分析 | 第29页 |
·抗病性鉴定 | 第29-30页 |
·丰产性调查 | 第30-31页 |
·营养系酿造实验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2-47页 |
·物候期 | 第32-33页 |
·植物学性状 | 第33-36页 |
·嫩梢、幼叶及新梢 | 第33页 |
·成熟叶片 | 第33-34页 |
·果穗性状 | 第34-35页 |
·果粒性状 | 第35页 |
·种子性状 | 第35-36页 |
·葡萄浆果品质 | 第36-39页 |
·果实成熟过程中含糖量的变化 | 第36-37页 |
·果实含酸量的变化 | 第37-38页 |
·葡萄浆果品质 | 第38-39页 |
·栽培学性状 | 第39-42页 |
·产量因素调查 | 第39-41页 |
·抗病性 | 第41-42页 |
·单酿试验 | 第42-47页 |
·品丽珠干红葡萄酒 | 第42-44页 |
·赤霞珠干红葡萄酒 | 第44-47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7-49页 |
·品种对葡萄酒的影响 | 第47页 |
·杨凌气候条件对营养系研究的影响 | 第47-48页 |
·小容器酿造实验的探讨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附录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价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