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人口规模研究
| 第一章 小城镇的认知 | 第1-17页 |
| ·城镇概念的界定 | 第8-11页 |
| ·狭义的小城镇概念 | 第9页 |
| ·广义的小城镇概念 | 第9-10页 |
| ·小城镇的实质含义 | 第10-11页 |
| ·小城镇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第11-13页 |
| ·小城镇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地位 | 第13-16页 |
| ·小城镇的发展有助于消除城乡本质差别 | 第13-14页 |
| ·小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地 | 第14-16页 |
| 小结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城镇人口规模问题的提出 | 第17-25页 |
| ·对小城镇人口规模的认识 | 第18-22页 |
| ·小城镇建设合理规模的重要性 | 第19-21页 |
| ·城镇人口规模预测的艰巨性 | 第21-22页 |
| ·当前城镇总体规划中计算城镇人口规模的主要问题 | 第22-24页 |
| ·城镇人口统计口径不统一 | 第22-23页 |
| ·对待暂住人口的态度不一致 | 第23页 |
| ·统计城镇人口的地域范围不一致 | 第23页 |
| ·对人口基数的统计和使用不同 | 第23-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小城镇人口规模的理论和人口预测的一般步骤 | 第25-34页 |
| ·最佳人口规模与适度人口 | 第25-27页 |
| ·关于小城镇合理规模的基本观点 | 第27-31页 |
| ·区域观点 | 第28-29页 |
| ·经济观点 | 第29-30页 |
| ·社会观点 | 第30页 |
| ·生态环境观点 | 第30-31页 |
| ·小城镇人口规模预测的一般步骤 | 第31-33页 |
| ·一般步骤 | 第31-32页 |
| ·城镇人口构成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小城镇人口规模预测方法研究 | 第34-43页 |
| ·预测小城镇人口规模常用建模方法 | 第34-39页 |
| ·人口规模预测方法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39-41页 |
| ·各种模型预测数据分析 | 第39-40页 |
| ·合理人口规模预测的影响因素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3页 |
| 第五章 小城镇人口集聚机制的构建 | 第43-54页 |
| ·完善小城镇功能 增强吸纳人口能力 | 第44-46页 |
| ·调整农村发展战略 | 第44-45页 |
| ·促进农民向小城镇集聚 | 第45页 |
| ·完善城镇功能架构 | 第45-46页 |
| ·调整乡企结构 | 第46-49页 |
| ·乡镇企业分散布局带来的问题 | 第47-48页 |
| ·乡镇企业对集中布局的反响 | 第48-49页 |
| ·引导乡镇企业集中的措施 | 第49页 |
| ·小城镇建设资源与人口规模的关系 | 第49-53页 |
| ·中国国情与城镇发展的主要矛盾 | 第50-52页 |
| ·城镇产业资源与人口规模的动态分析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六章 案例分析-米各庄镇总体规划人口规模预测 | 第54-69页 |
| ·米各庄镇现状调查 | 第54-58页 |
| ·米各庄镇概况 | 第54-56页 |
| ·上一期规划特点 | 第56-57页 |
| ·现状布局结构中的问题 | 第57-58页 |
| ·米各庄镇总体规划规模研究 | 第58-67页 |
| ·城镇发展条件 | 第58-59页 |
| ·城镇发展规模 | 第59-64页 |
| ·公共服务设施与城镇人口规模分析 | 第64-65页 |
| ·环境质量和居住区人口规模 | 第65-66页 |
| ·市政设施与镇区人口规模 | 第66-67页 |
| ·城镇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 第67-68页 |
| 小结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2-73页 |
| 致 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