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2 神经网络及无损检测的发展现状 | 第9-13页 |
1.3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神经网络技术及应用 | 第15-26页 |
2.1 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 第15-18页 |
2.1.1 神经元模型 | 第15-16页 |
2.1.2 神经网络的构成 | 第16-18页 |
2.2 神经网络的基本特征 | 第18-24页 |
2.2.1 神经网络的主要特点 | 第18-19页 |
2.2.2 神经网络的分类 | 第19-20页 |
2.2.3 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与规则 | 第20-24页 |
2.3 神经网络信号处理方法 | 第24页 |
2.4 神经网络软件开发环境 | 第24页 |
2.5 神经网络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电磁无损检测技术及检测仪的设计 | 第26-44页 |
3.1 电磁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 第26页 |
3.2 电磁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 | 第26-34页 |
3.2.1 钢铁铁磁材料的磁化特性 | 第26-29页 |
3.2.2 钢铁铁磁材料的磁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第29-30页 |
3.2.3 钢铁件热处理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的磁性原理 | 第30-34页 |
3.3 检测仪的设计 | 第34-38页 |
3.3.1 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34-35页 |
3.3.2 8279键盘与显示器管理系统设计 | 第35页 |
3.3.3 信号发生和数字移相系统的设计 | 第35页 |
3.3.4 高精度模数转换电路的设计 | 第35-36页 |
3.3.5 串行通讯处理电路的扩展 | 第36-38页 |
3.4 模拟系统的设计 | 第38-43页 |
3.4.1 模拟系统的基本构成 | 第38页 |
3.4.2 相敏检波器的设计 | 第38-42页 |
3.4.3 相关器的设计 | 第42页 |
3.4.4 滤波器的设计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神经网络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 第44-58页 |
4.1 网络分析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 第44页 |
4.2 VisualBasic6.0开发系统简介 | 第44-46页 |
4.3 网络分析系统软件的设计思想 | 第46-47页 |
4.4 网络分析系统软件的结构设计 | 第47-50页 |
4.5 网络分析系统软件界面的设计 | 第50-52页 |
4.6 智能分析系统的神经网络设计 | 第52-53页 |
4.7 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 | 第53-55页 |
4.7.1 LVQ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 | 第54页 |
4.7.2 LVQ神经网络的改进 | 第54-55页 |
4.8 软件操作实例 | 第55-57页 |
4.8.1 网络的学习过程 | 第55-56页 |
4.8.2 软件的分析过程 | 第56-57页 |
4.8.3 软件的辅助处理过程 | 第57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系统调试及试验结果 | 第58-63页 |
5.1 检测试样的制备 | 第58页 |
5.2 试验过程及相应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 第58-6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