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大地测量学论文

固体地球的环境变化响应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第一章 概述第16-27页
 §1.1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基础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7-22页
     ·固体地球环境变化响应的理论研究进展第18-19页
     ·环境变化引起地表形变的数值计算第19-21页
     ·地表负荷响应的探测第21-22页
     ·环境变化对地心、低阶重力场和地球自转的影响第22页
 §1.3 发展前景第22-25页
     ·发展需要第23页
     ·国际组织第23页
     ·数据基础建设和相关工程第23-24页
     ·展望第24-25页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25-26页
 §1.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二章 地表环境变化响应基本计算理论与探测方法第27-44页
 §2.1 地球模型、坐标系统第27-30页
     ·地球模型第27-30页
     ·参考框架和坐标系统第30页
 §2.2 表面负荷引起地表形变的计算方法第30-41页
     ·线性模型趋近第31-33页
     ·球谐函数趋近第33-36页
     ·负荷格林函数趋近第36-41页
 §2.3 温度变化对地表位移和应力的影响第41-42页
     ·计算方法第41页
     ·数值计算结果第41-42页
 §2.4 地表形变监测第42-43页
     ·地表位移监测第42-43页
     ·重力变化监测第43页
 §2.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大气负荷引起的地表形变第44-96页
 §3.1 大气引力格林函数第44-52页
     ·运动方程第44-45页
     ·大气引力勒夫数第45-47页
     ·大气引力负荷勒夫数的渐近解第47-49页
     ·地球形变格林函数第49-50页
     ·数字计算结果第50-52页
 §3.2 大气压强格林函数第52-58页
     ·理论推导第53-54页
     ·大气压强负荷勒夫数的数值解第54-55页
     ·大气压强负荷格林函数的数值解第55-58页
 §3.3 大气负荷格林函数的实用形式第58-73页
     ·大气模型第59-64页
     ·仅依赖于地表压强的大气引力格林函数第64-67页
     ·大气负荷格林函数实用形式第67-69页
     ·讨论第69-73页
 §3.4 大气负荷引起地表形变的计算程序第73-79页
     ·卷积计算公式第74-75页
     ·离散化计算公式第75-76页
     ·最内区处理方法第76-77页
     ·陆海边界数据库第77页
     ·程序结构第77-79页
 §3.5 大气变化引起地表形变的数值计算结果第79-88页
     ·大气资料说明第79-80页
     ·大气负荷引起地表形变的时间序列第80-83页
     ·大气负荷引起地表形变的频谱分析第83-85页
     ·大气负荷引起地表形变的时频联合分析第85-87页
     ·年周期和半年周期项第87-88页
 §3.6 误差分析第88-92页
     ·采用不同格林函数引起的误差第88-89页
     ·采用不同的陆海边界数据库引起的误差第89-90页
     ·NIB与IB第90-91页
     ·误差总和第91-92页
 §3.7 大气负荷引起垂直位移变化的导纳值第92-94页
     ·利用最小二乘方法计算大气负荷引起垂直位移变化的导纳值第92-93页
     ·数值计算结果第93-94页
 §3.8 3D大气负荷效应第94-95页
     ·3D大气模型第94-95页
     ·3D大气负荷效应计算方法第95页
 §3.9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四章 内陆水负荷引起的地表形变第96-120页
 §4.1 内陆水负荷模型第96-99页
     ·土壤水第97-98页
     ·雪负荷第98-99页
     ·利用GRACE恢复地表水负荷变化第99页
 §4.2 内陆水负荷引起的地表形变计算方法第99-101页
     ·球谐函数趋近第100页
     ·负荷格林函数趋近第100-101页
 §4.3 内陆水负荷引起的地表形变数值结果第101-112页
     ·雪负荷引起地表形变的数值结果第101-107页
     ·雪负荷引起地表形变的数值结果第107-112页
 §4.4 误差分析第112-116页
     ·采用不同格林函数引起的误差第113页
     ·采用不同的陆海边界数据库引起的误差第113-114页
     ·采用不同的数据源引起的误差第114-115页
     ·误差总和第115-116页
 §4.5 内陆水负荷效应周期性变化的经验公式第116-119页
 §4.6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第五章 海洋负荷引起的地表形变第120-138页
 §5.1 海洋潮汐负荷效应第120-126页
     ·海洋潮汐模型第120-123页
     ·海洋潮汐负荷造成地表形变的计算方法第123-124页
     ·数值结果第124-126页
 §5.2 逆变气压效应第126-131页
     ·大气负荷引起地表形变的时间序列第127-128页
     ·频谱分析和时频联合分布第128-131页
     ·年周期和半年周期项第131页
 §5.3 利用卫星测高数据计算海面异常对地表形变的影响第131-137页
     ·卫星测高技术概述第131-133页
     ·利用卫星测高数据计算海面异常第133-134页
     ·海面异常引起的地表形变第134-136页
     ·年周期项和线性趋势项第136-137页
 §5.4 本章小结第137-138页
第六章 环境变化对低阶地球形变和地球自转的影响第138-148页
 §6.1 环境变化引起的一阶地球形变第138-141页
     ·负荷力距的计算第138-139页
     ·重力位和垂直位移的变化第139-141页
 §6.2 环境负荷变化对大地水准面的影响第141-143页
     ·环境变化引起大地水准面变化的计算方法第141-142页
     ·环境变化引起大地水准面变化的数值结果第142-143页
 §6.3 环境变化引起地球自转的变化第143-147页
     ·环境变化引起地球旋转变化的计算方法第143-144页
     ·极移、日长变化的时间序列第144-145页
     ·极移、日长变化的频谱分析第145-146页
     ·极移、日长变化的周期项第146-147页
 §6.4 本章小结第147-148页
第七章 GPS精密测量的环境负荷改正及相关软件的研制第148-156页
 §7.1 GPS监测垂向位移序列的年周期和半年周期分析第148-151页
     ·时间序列第148-149页
     ·极潮改正第149-150页
     ·改正后的结果第150-151页
 §7.2 环境负荷对基线向量的影响第151-152页
     ·资料说明第151页
     ·潮汐和环境负荷效应第151页
     ·GPS基线向量及其环境负荷效应改正第151-152页
 §7.3 本文编制的相关软件第152-155页
 §7.4 本章小结第155-156页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第156-158页
 §8.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贡献第156-157页
 §8.2 进一步的工作与展望第157-158页
参考文献第158-174页
附录A 术语表第174-175页
附录B 一些Legendre级数的和第175-176页
附录C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项目第176-177页
 §C.1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6页
 §C.2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参与的项目第176-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神经网络的电磁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支撑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