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7页 |
1.1 区域产业竞争分析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1.2 区域产业竞争分析的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2.1 区域产业经济分析的理论渊源 | 第10-13页 |
1.2.2 区域经济学中的相关领域 | 第13-14页 |
1.2.3 产业经济学中的相关领域 | 第14-15页 |
1.2.4 竞争理论中的相关领域 | 第15页 |
1.3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区域产业竞争的基本模型分析 | 第17-44页 |
2.1 “产业相关区域”概念的提出 | 第17-20页 |
2.2 区域产业竞争的理想均衡模式 | 第20-25页 |
2.2.1 区域产业竞争的理想模式 | 第20-21页 |
2.2.2 区域产业竞争理想模式的均衡条件 | 第21-25页 |
2.3 区域产业间寡头竞争 | 第25-39页 |
2.3.1 产业相关区域内产业竞争的产量决策 | 第25-30页 |
2.3.2 产业相关区域内产业竞争的价格决策 | 第30-35页 |
2.3.3 产业相关区域内产业竞争的广告决策 | 第35-39页 |
2.4 区域产业间垄断竞争 | 第39-44页 |
第三章 区域产业竞争的进入与退出壁垒 | 第44-60页 |
3.1 区域产业竞争的进入壁垒 | 第44-54页 |
3.1.1 资本承诺与进入阻止 | 第44-46页 |
3.1.2 过度生产能力战略 | 第46-48页 |
3.1.3 产品扩散战略 | 第48-51页 |
3.1.4 提高竞争对手成本战略 | 第51-54页 |
3.2 区域产业的消耗战竞争范式与企业退出 | 第54-60页 |
第四章 区域产业竞争中的合作 | 第60-72页 |
4.1 产业相关区域内产业竞争中的合作 | 第60-65页 |
4.1.1 产业相关区域内产业竞争中的合作 | 第60-63页 |
4.1.2 区域产业竞争中合作失败的“囚徒困境 | 第63-65页 |
4.2 伯川德双寡头超级博弈价格策略中的合谋与竞争 | 第65-72页 |
第五章 影响我国区域产业竞争无效率的几个问题 | 第72-84页 |
5.1 我国区域产业竞争的“公用地悲剧” | 第72-74页 |
5.2 地方政府产业间的利益竞争使得竞争达不到有效 | 第74-77页 |
5.3 我国区域产业间的竞争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之上的无效率竞争 | 第77-84页 |
第六章 我国区域产业有效竞争的机制分析 | 第84-95页 |
6.1 影响未来区域产业竞争关系的国内国际因素 | 第84-89页 |
6.2 企业兼并与退出:区域产业有效竞争的有效途径 | 第89-91页 |
6.3 我国区域产业有效竞争的政策设计 | 第91-95页 |
结论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个人简历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