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产苦丁茶的品种、品质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 前言 | 第11-13页 |
| 1 立题依据 | 第11-12页 |
| 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综述 | 第13-20页 |
| 1 本草考证 | 第13-14页 |
| 2 品种研究 | 第14-16页 |
| 3 显微鉴定 | 第16-17页 |
| 4 化学成分研究 | 第17-18页 |
| 5 药理作用研究 | 第18-20页 |
| 川产苦丁茶品种、品质实验研究 | 第20-70页 |
| 1 样品来源、原植物鉴定 | 第20-23页 |
| ·样品来源 | 第20页 |
| ·原植物鉴定 | 第20-23页 |
| 2 药材性状比较 | 第23-25页 |
| 3 显微组织研究 | 第25-31页 |
| ·叶表皮 | 第25-26页 |
| ·叶横切面 | 第26-27页 |
| ·叶粉末特征 | 第27-29页 |
| ·叶表面电镜扫描观察 | 第29-31页 |
| 4 资源概况研究 | 第31-34页 |
| ·川产苦丁茶基源品种、分布 | 第31-33页 |
| ·川产苦丁茶生长环境 | 第33页 |
| ·气候 | 第33-34页 |
| 5 化学研究 | 第34-61页 |
| ·化学成分的系统预试 | 第34-36页 |
| ·挥发油含量测定及GC-MS挥发油成分研究 | 第36-41页 |
| ·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 第41-49页 |
|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第49-55页 |
| ·甘露醇的含量测定 | 第55-57页 |
| ·薄层色谱鉴别 | 第57-58页 |
| ·齐墩果酸的薄层鉴别 | 第57页 |
| ·芦丁的薄层鉴别 | 第57-58页 |
| ·正交设计对紫茎女贞醇提取物的优化 | 第58-61页 |
| 6 药理实验 | 第61-70页 |
| ·抗炎实验 | 第61-64页 |
| ·减肥实验 | 第64-68页 |
| ·活血实验 | 第68-70页 |
| 结论及讨论 | 第70-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附图 | 第79-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