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第2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述 | 第15-24页 |
|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页 |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15页 |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第15页 |
| ·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教育 | 第15页 |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 | 第15-17页 |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 | 第17-18页 |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丰富 | 第17页 |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 第18-21页 |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时性价值 | 第18-19页 |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时性价值 | 第19-20页 |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价值 | 第20-21页 |
|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2页 |
| ·价值 | 第21页 |
|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 第21-22页 |
|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 第22-23页 |
| ·实践活动是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 | 第22页 |
| ·主体引导性灌输与客体选择性接受是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 | 第22-23页 |
| ·课堂教育等是价值实现的具体途径 | 第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属性分析 | 第24-28页 |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属性的理论阐释 | 第24-26页 |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 第24-25页 |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种形式 | 第25-26页 |
| ·高校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 ·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的要求 | 第26页 |
| ·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4章 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28-37页 |
| ·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遵循的指导思想 | 第28-29页 |
| ·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具有针对性 | 第28页 |
| ·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具有选择性 | 第28-29页 |
| ·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具有时代性 | 第29页 |
| ·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29-31页 |
|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第29-30页 |
|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 第30页 |
|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 第30页 |
| ·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第30-31页 |
| ·河北科技大学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 第31-36页 |
| ·高校鼓励学生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31-32页 |
|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 | 第32页 |
|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 第32-34页 |
|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 | 第34-35页 |
| ·整合校外相关资源 | 第35页 |
|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长效机制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5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 第37-43页 |
|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建构的理论分析 | 第37-39页 |
|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质 | 第37-38页 |
|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健全大学生的人格素质 | 第38-39页 |
|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健全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 第39页 |
|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践调查 | 第39-42页 |
| ·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 第39-40页 |
| ·培育大学生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 | 第40页 |
| ·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 第40-41页 |
| ·培养大学生团结友爱的集体意识 | 第41-42页 |
| ·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气质 | 第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附录 | 第44-47页 |
| 附录A | 第44-45页 |
| 附录B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