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0-109页 |
1.1 镁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在地壳中的赋存状态 | 第80-81页 |
1.2 铜镍矿浮选精矿降镁研究与实践进展 | 第81-94页 |
1.2.1 蛇纹石的形成及对浮选的影响 | 第83-85页 |
1.2.2 国内外浮选降镁研究进展 | 第85-89页 |
1.2.2.1 酸法浮选 | 第85页 |
1.2.2.2 降镁药剂 | 第85-89页 |
1.2.3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镍铜矿选矿降镁研究与实践进展 | 第89-94页 |
1.3 金宝山铂钯矿开发的重要意义及研究现状 | 第94-101页 |
1.4 利用蛇纹石制备轻质氧化镁等镁产品研发进展 | 第101-106页 |
1.5 钛白废酸治理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 第106-109页 |
2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9-113页 |
2.1 课题的提出 | 第109-111页 |
2.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113页 |
3 试样、试剂 | 第113-118页 |
3.1 试样 | 第113-117页 |
3.1.1 金宝山铂钯矿 | 第113-115页 |
3.1.2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高镁浮选精矿 | 第115-116页 |
3.1.3 攀钢(集团)钛业公司钛白废酸 | 第116-117页 |
3.2 试剂 | 第117-118页 |
4 研究方法及试验工艺流程 | 第118-124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118页 |
4.2 试验工艺流程 | 第118-124页 |
5 浸出过程中相关反应热力学计算及分析 | 第124-132页 |
5.1 蛇纹石酸浸反应 | 第124-126页 |
5.2 含铁矿物酸浸反应 | 第126-130页 |
5.3 含铜、镍矿物酸浸反应 | 第130-132页 |
6 金宝山铂钯矿原矿酸浸降镁及浸出液综合利用试验研究 | 第132-142页 |
6.1 酸浸降镁试验 | 第132-136页 |
6.1.1 酸浓度试验 | 第132-133页 |
6.1.2 浸出温度试验 | 第133页 |
6.1.3 浸出液固试验 | 第133-134页 |
6.1.4 原矿细度试验 | 第134页 |
6.1.5 浸出时间、酸浓度正交实验 | 第134-136页 |
6.2 浸出液、浸渣综合利用试验研究 | 第136-140页 |
6.2.1 浸渣浮选试验 | 第136-137页 |
6.2.2 酸浸液综合回收利用试验 | 第137-140页 |
本章小结 | 第140-142页 |
7 钛白废酸浸出金宝山铂钯矿及酸浸液综合利用试验研究 | 第142-152页 |
7.1 钛白废酸浸出金宝山铂钯矿试验 | 第142-147页 |
7.1.1 浸出时间试验 | 第142-143页 |
7.1.2 浸出温度试验 | 第143-144页 |
7.1.3 浸出液固比试验 | 第144-145页 |
7.1.4 原矿细度试验 | 第145页 |
7.1.5 两段浸出试验 | 第145-147页 |
7.2 浸出液综合回收利用试验 | 第147-151页 |
7.2.1 酸浸液中铁的回收利用 | 第147-149页 |
7.2.2 浸出液中Mg的回收利用 | 第149-151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152页 |
8 金川公司高镁镍铜浮选精矿酸浸降镁及浸出液综合利用试验 | 第152-175页 |
8.1 酸浸降镁试验 | 第152-164页 |
8.1.1 单因素条件试验 | 第152-157页 |
8.1.1.1 酸浓度试验 | 第152-154页 |
8.1.1.2 浸出温度试验 | 第154-155页 |
8.1.1.3 浸出时间试验 | 第155-156页 |
8.1.1.4 浸出固液比试验 | 第156-157页 |
8.1.2 正交试验 | 第157-162页 |
8.1.3 循环浸出试验 | 第162-164页 |
8.2 金川镍铜浮选精矿酸浸液的综合回收利用试验研究 | 第164-174页 |
8.2.1 流程A的循环浸出液的综合回收利用 | 第164-168页 |
8.2.1.1 浸出液中铁的回收 | 第164-166页 |
8.2.1.2 酸浸液中Cu、Ni的回收 | 第166-167页 |
8.2.1.3 酸浸液中Mg的回收 | 第167-168页 |
8.2.2 流程B稀酸浸出—硫化沉淀过程及浸出液的综合回收利用 | 第168-171页 |
8.2.2.1 铜镍铁的硫化沉淀 | 第168-169页 |
8.2.2.2 流程B的浸出液中镁的综合回收 | 第169页 |
8.2.2.3 浸渣多元素化学分析及物相分析 | 第169-171页 |
8.2.3 两种流程的全流程指标的分析与对比 | 第171-173页 |
8.2.3.1 流程A:酸浸—除铁—硫化沉淀的全流程指标 | 第171-172页 |
8.2.3.2 流程B:酸浸—直接硫化沉淀流程的全流程指标 | 第172-173页 |
8.2.4 两种流程方案的分析对比 | 第173-174页 |
本章小结 | 第174-175页 |
主要结论 | 第175-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8-183页 |
致谢 | 第183-184页 |
附录 | 第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