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肝肠首过效应与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首过效应 | 第14页 |
·代谢酶系 | 第14-16页 |
·药物动力学模型法在首过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齐墩果酸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齐墩果酸的药理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齐墩果酸的代谢研究 | 第18-19页 |
第2章 生物样品中齐墩果酸的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19-27页 |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19页 |
·动物 | 第19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19-20页 |
·方法学考证 | 第20-22页 |
·色谱条件 | 第20页 |
·质谱条件 | 第20-21页 |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第21-22页 |
·生物样品的处理 | 第22页 |
·结果 | 第22-25页 |
·方法学的专属性 | 第22-23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以及定量下限测定 | 第23页 |
·精密度与准确度 | 第23-24页 |
·提取回收率 | 第24页 |
·基质效应 | 第24-25页 |
·稳定性 | 第25页 |
·对论 | 第25-27页 |
第3章 齐墩果酸多途径给药的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27-42页 |
·试验材料 | 第27-28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7页 |
·动物 | 第27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7-28页 |
·色谱与质谱条件 | 第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33页 |
·人工胃液中齐墩果酸的稳定性 | 第28-29页 |
·体外齐墩果酸的血浆-红细胞分布率研究 | 第29页 |
·体外齐墩果酸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率 | 第29-30页 |
·大鼠灌胃以及尾静脉给药的组织分布 | 第30-31页 |
·灌胃给药大鼠胃、肠、粪便、尿液齐墩果酸的残留量 | 第31-32页 |
·大鼠静脉注射、灌胃、门静脉给药、十二指肠给药四种给药途径的齐墩果酸药动学研究 | 第32-33页 |
·结果 | 第33-41页 |
·人工胃液中齐墩果酸的稳定性 | 第33-35页 |
·体外齐墩果酸的血浆-红细胞分布率研究结果 | 第35页 |
·平衡透析实验结果 | 第35-36页 |
·大鼠灌胃以及尾静脉给药的组织分布 | 第36-37页 |
·灌胃给药大鼠齐墩果酸胃肠残留量以及粪便尿液排泄量 | 第37-38页 |
·门静脉给药齐墩果酸的肝首过效应 | 第38页 |
·口服给药齐墩果酸的胃肠首过效应以及肝首过效应 | 第38-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第4章 齐墩果酸体外肝肠微粒体的代谢反应研究 | 第42-53页 |
·试验材料 | 第42-43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42页 |
·动物 | 第42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42-43页 |
·色谱与质谱条件 | 第43页 |
·试验方法 | 第43-46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43页 |
·大鼠肝肠微粒体的制备 | 第43-44页 |
·齐墩果酸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 | 第44页 |
·齐墩果酸在大鼠肠微粒体中的代谢 | 第44-45页 |
·齐墩果酸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化学抑制剂试验 | 第45页 |
·样品处理与样品分析 | 第45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45-46页 |
·结果 | 第46-51页 |
·齐墩果酸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NADPH依赖性Ⅰ相、UDPGA依赖性Ⅱ相反应以及酶动力学实验 | 第46-47页 |
·齐墩果酸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酶动力学实验 | 第47-48页 |
·齐墩果酸在大鼠肠微粒体中的NADPH依赖性Ⅰ相、UDPGA依赖性Ⅱ相反应 | 第48-49页 |
·齐墩果酸在大鼠肠微粒体中的酶动力学实验 | 第49-50页 |
·齐墩果酸在肝微粒体中的化学抑制剂试验 | 第50-51页 |
·讨论 | 第51-53页 |
第5章 酮康唑和茶碱对齐墩果酸的药动学行为的影响 | 第53-57页 |
·试验材料 | 第53-54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53页 |
·动物 | 第53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53-54页 |
·色谱与质谱条件 | 第54页 |
·试验方法 | 第54页 |
·给药方案与血样采集 | 第54页 |
·样品分析与数据处理 | 第54页 |
·结果 | 第54-56页 |
·讨论 | 第56-57页 |
结语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