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 第1-5页 |
一、 引言 | 第5-20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本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 第5-9页 |
(二) 基本论点及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9-19页 |
(三) 本课题研究运用的理论与方法 | 第19-20页 |
二、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教育事务管理:政府行为之一 | 第20-31页 |
(一) 政府在青少年教育方针的演变中逐步获得职能 | 第20-22页 |
(二) 社会转型期政府对青少年教育的目标与体制基本确立 | 第22-24页 |
(三) 社会转型期政府对青少年教育管理的组织机构日益完善 | 第24-26页 |
(四) 社会转型期政府对青少年教育管理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 | 第26-27页 |
(五) 社会转型期政府对青少年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向 | 第27-31页 |
三、 社会转型期青年就业事务管理:政府行为之二 | 第31-43页 |
(一) 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演进 | 第31-34页 |
(二) 社会转型期青年就业的现状及特点 | 第34-36页 |
(三) 社会转型期青年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 第36-39页 |
(四) 社会转型期政府强化青年就业管理的发展趋向 | 第39-43页 |
四、 社会转型期青年政治参与事务管理:政府行为之三 | 第43-53页 |
(一) 政府对青年政治参与管理的历史演进 | 第43-47页 |
(二) 社会转型期政府在青年政治参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47-48页 |
(三) 社会转型期政府对青年政治参与管理的对策 | 第48-53页 |
五、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保护与犯罪控制事务管理:政府行为之四 | 第53-65页 |
(一) 我国青少年保护政策的历史演进 | 第53-56页 |
(二)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基本状况、特点及其原因 | 第56-61页 |
(三)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控制 | 第61-65页 |
六、 结论 | 第65-77页 |
(一) 中国政府对青少年事务管理应以政策化为切入口,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事务的政策体系。 | 第65-66页 |
(二) 中国政府对青少年事务管理应以法制化为根本,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事务法制体系 | 第66-72页 |
(三) 中国政府对青少年事务管理应以社会化为手段,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工作项目 | 第72-77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77-79页 |
后 记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