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发酵法制有机酸论文

原位分离乳酸发酵新工艺的研究

1. 前言第1-25页
 1.1 乳酸的性质和用途第8-11页
 1.2 乳酸生产方法第11-12页
 1.3 乳酸发酵的技术进展第12-18页
  1.3.1 乳酸发酵的生产菌种第12-13页
  1.3.2 乳酸的合成机理第13-15页
  1.3.3 乳酸菌营养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1.3.4 乳酸发酵工艺的进展第16-18页
 1.4 乳酸提取技术的发展第18-19页
  1.4.1 乳酸锌(镁)结晶工艺第18页
  1.4.2 溶剂萃取法提取乳酸第18页
  1.4.3 离子交换法提取乳酸第18-19页
  1.4.4 酯化法提取乳酸第19页
 1.5 原位分离(ISPR)技术在乳酸工业中的应用第19-22页
 1.6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第22-2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5-35页
 2.1 材料第25-30页
  2.1.1 菌种第25页
  2.1.2 主要仪器第25页
  2.1.3 主要试剂第25-27页
  2.1.4 相关溶液第27-28页
  2.1.5 培养基第28-30页
  2.1.6 分析方法第30页
 2.2 实验方法第30-35页
  2.2.1 出发菌株的发酵实验及其选择第30页
  2.2.2 出发菌株的纯化和发酵实验第30-31页
  2.2.3 出发菌株的诱变第31-32页
  2.2.4 耐高糖高酸菌株的筛选第32页
  2.2.5 耐高糖高酸菌株的基本性能测定第32-33页
  2.2.6 耐高糖高酸菌株的耐酸驯化培养第33页
  2.2.7 耐高糖高酸菌株的形态特征第33页
  2.2.8 耐高糖高酸菌株发酵条件的研究第33页
  2.2.9 原位分离乳酸发酵工艺的研究第33-34页
  2.2.10 原位分离乳酸发酵第34-35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5-82页
 3.1 出发菌株的选择第35页
 3.2 出发菌株的耐酸驯化第35-36页
 3.3 菌株的紫外诱变第36-42页
  3.3.1 菌株生长曲线的绘制第36-37页
  3.3.2 最佳诱变剂量的确定第37-38页
  3.3.3 耐高糖高酸菌株的选育第38页
  3.3.4 耐高糖高酸菌株的产酸测定第38-39页
  3.3.5 突变菌株在无CaCO3发酵液中的发酵情况第39-40页
  3.3.6 耐酸驯化和发酵性能实验第40-41页
  3.3.7 YJS-2-1菌体形态观察第41-42页
  3.3.8 YJS-2-1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第42页
 3.4 YJS-2-1营养缺陷型鉴定第42-45页
  3.4.1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第43页
  3.4.2 三大营养物质缺陷型鉴定第43-44页
  3.4.3 氨基酸缺陷型鉴定第44-45页
 3.5 发酵条件的研究第45-59页
  3.5.1 不同辅料对乳酸发酵的影响第45-49页
  3.5.2 生长因子对乳酸发酵的影响及其优化第49-59页
 3.6 最佳间歇发酵条件的研究第59-61页
  3.6.1 碳源种类对乳酸发酵的影响第59-60页
  3.6.2 葡萄糖浓度对乳酸发酵的影响第60页
  3.6.3 接种量对乳酸发酵的影响第60-61页
 3.7 最佳条件下乳酸发酵实验第61-62页
 3.8 最佳条件下乳酸间歇发酵过程曲线第62-63页
 3.9 树脂的选择第63-64页
  3.9.1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第63-64页
  3.9.2 树脂性能的测定第64页
 3.10 D408树脂在乳酸发酵中的性质第64-69页
  3.10.1 D408树脂对菌体生长的影响第64-65页
  3.10.2 乳酸菌对D408树脂交换量的影响第65页
  3.10.3 葡萄糖对D408树脂交换容量的影响第65-66页
  3.10.4 氨基酸和维生素对D408树脂交换容量的影响第66页
  3.10.5 D408树脂对葡萄糖的吸附第66-67页
  3.10.6 D408树脂对的吸附第67-68页
  3.10.7 不同再生碱对乳酸回收率的影响第68-69页
 3.11 原位分离乳酸发酵的初步研究第69-73页
  3.11.1 葡萄糖浓度对原位分离乳酸发酵的影响第69-70页
  3.11.2 提取时乳酸浓度对原位分离乳酸发酵的影响第70-71页
  3.11.3 发酵液上柱量对原位分离乳酸发酵的影响第71页
  3.11.4 流加工艺对原位分离乳酸发酵的影响第71-72页
  3.11.5 补加菌体对原位分离乳酸发酵的影响第72-73页
 3.12 最佳原位分离乳酸发酵过程描述第73-75页
 3.13 乳酸成品检测第75-77页
 3.14 原位分离乳酸发酵和现有工艺比较第77-82页
  3.14.1 原位分离乳酸发酵和现有工艺流程的比较第78-79页
  3.14.2 原位分离乳酸发酵和现有工艺发酵过程的比较第79-82页
4. 结论第82-84页
展 望第84-85页
致 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氧化乙烯的特性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
下一篇:旋流闪急干燥器传热性能及最佳匹配参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