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油料作物病虫害论文--大豆病虫害论文

重茬大豆土壤紫青霉菌毒素危害及其防治的生物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英文摘要第11-14页
第一章:文献综述 作物连作障碍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4-57页
 第一节 引言第14-16页
 第二节 农、林业连作障碍的研究现状几个实例第16-21页
 第三节 大豆连作障碍研究现状与进展第21-30页
 第四节 可供大豆连作障碍研究借鉴的植物真菌毒素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第30-48页
   ·历史沿革及有关概念的定义第30-32页
   ·植物真菌毒素的分类第32-37页
   ·非寄生真菌产生植物真菌毒素来研究方法原则第37-38页
   ·关于紫青霉菌毒素的研究第38-45页
   ·关于大豆非寄生性致病菌植物毒素的研究第45-48页
 第五节 引入微生物对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第48-55页
   ·引言第48-49页
   ·细菌、放线菌作为生防菌剂的研究第49-55页
     ·细菌第49-51页
     ·放线菌第51-52页
     ·微生物(细菌、放线菌)作为生物防治菌剂的产品化生产研究展望第52-55页
 第六节 本文的目的及技术路线设想第55-57页
第二章:连作大豆土壤真菌对大豆的致毒作用第57-84页
 第一节 引言第57-58页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第58-63页
   ·材料第58-60页
   ·方法第60-63页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第63-82页
   ·连作大豆土壤微生物区系演化第63-64页
   ·连作大豆土壤优势真菌类群分离鉴定第64-65页
   ·对大豆致毒真菌的分离鉴定第65-73页
     ·紫青霉菌891、961的分离鉴定第65-70页
     ·镰刀菌F6的分离鉴定第70-71页
     ·粘帚菌F4的分离鉴定第71-73页
   ·对大豆致毒真菌毒素的分离提取硬其性质和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第73-81页
     ·紫青霉菌891毒素的分离提取及其性质第73-75页
     ·紫青霉菌891毒素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第75-78页
     ·镰刀菌F6毒素的分离提取及其性质第78-80页
     ·镰刀菌F6毒素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第80-81页
     ·粘帚菌F4毒素的分离提取及其性质第81页
     ·粘帚菌F4毒素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第81页
   ·紫青霉菌、镰刀菌、粘帚菌产生毒素对大豆致毒危害的比较第81-82页
 第四节 小结第82-84页
第三章:紫青霉菌产生毒素造成连作大豆全生育过程致毒危害及重茬大豆减产机理第84-100页
 第一节 引言第84页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第84-88页
   ·材料第84-85页
   ·方法第85-88页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第88-99页
   ·紫青霉菌产生毒素造成连作大豆全生育过程致毒第88-94页
     ·紫青霉菌产生毒素对大豆种子的毒害第88-90页
     ·紫青霉菌产生毒素对大豆幼苗根系发育的的毒害第90-91页
     ·紫青霉菌产生毒素对大豆根瘤菌与大豆结瘤的抑制第91-92页
     ·紫青霉菌产生毒素对大豆光合固氮活性的影响第92-94页
   ·大豆残根、凋落物对连作大豆致毒危害的实质和定位第94-97页
   ·紫青霉菌毒素引起大豆连作减产机理第97-99页
 第四节 小结第99-100页
第四章:重茬大豆BCA菌—海洋放线菌MB-97、MB-J5的研究第100-122页
 第一节 引言第100-101页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第101-105页
   ·材料第101-103页
   ·方法第103-105页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第105-121页
   ·海洋放线菌MB-97、MB-J5的生物学特第105-110页
     ·MB-97形态特征第105-107页
     ·MB-97的培养特征第107页
     ·MB-97生理生化特性第107-109页
     ·MB-97的抗菌特性第109-110页
     ·MB-97的鉴定命名第110页
   ·海洋放线菌MB-J5的生物学特性第110-114页
     ·MB-J5形态特征第110-112页
     ·MB-J5的培养特征第112页
     ·MB-J5生理生化特性第112-113页
     ·MB-J5的抗菌特性第113-114页
     ·MB-J5的鉴定命名第114页
   ·海洋放线菌MB-97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第114-118页
     ·抗菌活性物质的生物检测条件第114-115页
       ·抗菌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条件第115页
     ·抗菌活性物质的浓缩及层析分离第115-117页
     ·抗菌活性物质发酵培养产生结晶物质的研究第117-118页
   ·海洋放线菌MB-97抗菌活性物质生物学特性第118页
   ·海洋放线菌MB-97抗菌活性物质可能的作用机制第118-119页
   ·海洋放线菌MB-97颗粒剂的研制与应用第119-121页
 第四节 小结第121-122页
第五章:土壤放线菌MB、海洋放线菌MB-97减轻大豆连作障碍的试验研究(一)生物防治第122-127页
 第一节 引言第122页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第122-123页
   ·材料第122页
   ·方法第122-123页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第123-126页
 第四节 小结第126-127页
第六章:海洋放线菌MB-97减轻大豆连作障碍的试验研究(二)综合调控第127-134页
 第一节 引言第127页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第127-128页
   ·材料第127页
   ·方法第127-128页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第128-133页
 第四节 小结第133-134页
第七章:抗紫青霉菌毒素大豆变异新品系的选育第134-137页
 第一节 引言第134页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第134-135页
   ·材料第134-135页
   ·方法第135页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第135-137页
第八章 总结第137-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56页
致谢第156-158页
附录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业汽轮机热力性能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研究
下一篇:农田防护林体系空气动力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