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制度框架评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信用风险概述第9-17页
 一、信用风险的定义第9-10页
 二、信用风险产生原因第10-12页
  (一) 信息不对称与信贷合同第10-11页
  (二) 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理论第11-12页
 三、信用风险防范的基本理论第12-17页
  (一) 担保抵押制度第12-13页
  (二) 公司治理理论第13-15页
  (三) 政府监管理论第15-17页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第17-23页
 一、我国信贷流程及贷后管理第17-19页
  (一) 我国银行信贷流程第17-18页
  (二) 贷后管理第18-19页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分析第19-20页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原因第20-23页
  (一) 产权界定不清晰第20-21页
  (二)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缺失第21-22页
  (三) 政府对银行信贷业务的干预第22-23页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的制度框架评析第23-40页
 一、市场约束机制第23-26页
  (一) 银行债权保障制度第23-25页
  (二) 市场退出机制的完善第25页
  (三) 中小股东与债权人的监督制度第25-26页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第26-27页
  (一) 董事会、经理层与监事会之间的制衡第26-27页
  (二) 公司章程的约束力第27页
  (三) 责任制第27页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的政府监管制度第27-30页
  (一) 政府监管对市场约束机制的补充第28-29页
  (二) 政府监管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补充第29-30页
 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制度框架评析第30-34页
  (一)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制度框架总结第30-31页
  (二)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制度框架存在的问题第31-34页
 五、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制度框架的完善第34-40页
  (一) 完善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第34-36页
  (二) 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第36-37页
  (三) 合规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相结合第37-38页
  (四) 政府监管注重原则导向性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中非关系发展的主题及中非合作
下一篇:董事关联交易效力要件中美比较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