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页 |
一、可仲裁性概述 | 第11-15页 |
(一) 可仲裁性的含义 | 第11-13页 |
(二) 可仲裁性的标准 | 第13-14页 |
(三) 可仲裁性的审查 | 第14-15页 |
二、可仲裁性发展趋势的现实表现 | 第15-21页 |
(一) 知识产权争议的可仲裁性 | 第16-17页 |
(二) 证券争议的可仲裁性 | 第17-19页 |
(三) 反托拉斯争议的可仲裁性 | 第19页 |
(四) 破产争议的可仲裁性 | 第19-20页 |
(五) 消费者争议的可仲裁性 | 第20-21页 |
三、可仲裁性发展趋势之成因分析 | 第21-31页 |
(一)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推动 | 第21-23页 |
(二) 国家意志的干预 | 第23-25页 |
(三) 仲裁性质的支撑 | 第25-29页 |
(四) 仲裁目标的指引 | 第29-31页 |
四、我国立法对可仲裁性发展趋势的回应 | 第31-36页 |
(一) 立法模式的探讨 | 第31-33页 |
(二) 立法内容的完善 | 第33-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