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本文基本思路和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1 社会救助的相关理论 | 第15-22页 |
·社会救助的界定及相关定义 | 第15-17页 |
·社会救助的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贫困理论 | 第17-18页 |
·社会正义理论 | 第18页 |
·福利依赖和漏桶原理 | 第18-19页 |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经济效应 | 第19-22页 |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第19-20页 |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就业的影响 | 第20-21页 |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消费的影响 | 第21-22页 |
2 辽宁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现状 | 第22-30页 |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情况 | 第22-24页 |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静态分析 | 第24-26页 |
·绝对量分析 | 第24-25页 |
·相对量分析 | 第25-26页 |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动态分析 | 第26-29页 |
·绝对量分析 | 第26-28页 |
·相对量分析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3 辽宁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适度性分析 | 第30-43页 |
·辽宁省城镇贫困线的测算模型 | 第30-32页 |
·常用的贫困线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本文采用的测算方法——马丁法 | 第31-32页 |
·辽宁省城镇理论贫困线的测定 | 第32-38页 |
·食物贫困线的测算 | 第32-33页 |
·低贫困线的确定 | 第33-35页 |
·高贫困线的测定 | 第35-36页 |
·理论贫困线的分解 | 第36-38页 |
·辽宁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理论贫困线的比较 | 第38-39页 |
·辽宁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适度发展标准的测定 | 第39-41页 |
·基本思路 | 第39-40页 |
·辽宁省城镇低保标准适度发展线的求解 | 第40-41页 |
·辽宁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3页 |
4 辽宁省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供给能力分析 | 第43-49页 |
·辽宁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需求总额的估算 | 第43-45页 |
·贫困指数介绍 | 第43-44页 |
·贫困指数的计算 | 第44-45页 |
·计算资金需求总额 | 第45页 |
·辽宁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财政供给能力分析 | 第45-49页 |
·辽宁省财政收入现状 | 第46页 |
·现实供给量缺口 | 第46-49页 |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49-53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政策建议 | 第50-53页 |
·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第50-51页 |
·科学优化标准的分析与测评体系 | 第51页 |
·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适时调整机制 | 第51-52页 |
·做好最低生活保障与其它保障项目的衔接工作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