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的建设时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的缘起 | 第11-13页 |
·村庄规划建设的迫切性 | 第11-12页 |
·村庄规划实施的阶段性 | 第12-13页 |
·研究范畴的界定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4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2章 理论与方法研究 | 第18-40页 |
·有关建设时序问题的研究 | 第18-21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确定安排建设时序的标准 | 第21-32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21页 |
·安排建设时序标准选择的难点 | 第21-23页 |
·安排建设时序标准的内容 | 第23-30页 |
·安排建设时序标准的适用范围 | 第30-31页 |
·安排建设时序标准选择的原因 | 第31-32页 |
·确定建设时序研究的技术手段 | 第32-35页 |
·影响因素的量化工具 | 第32-33页 |
·研究数据的分析方法 | 第33-35页 |
·理论方法的建构 | 第35-37页 |
·关键理论的内部关系 | 第35-36页 |
·基本理论框架 | 第36-37页 |
·基本研究步骤 | 第37页 |
·小结 | 第37-40页 |
第3章 确定村庄规划建设时序的影响因素 | 第40-52页 |
·村庄规划建设时序中的效益问题 | 第40-42页 |
·效益的具体含义 | 第40-41页 |
·效益的组成部分 | 第41-42页 |
·村庄规划建设时序中的效率问题 | 第42-44页 |
·效率、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 第42-43页 |
·成本的类型 | 第43-44页 |
·村庄规划建设时序中的充分性 | 第44-45页 |
·充分性与效益的关系 | 第44页 |
·反应充分性的类型 | 第44-45页 |
·村庄规划建设时序中的公平性 | 第45-46页 |
·公平标准与回应性标准的关系 | 第45页 |
·公平标准在效率中的体现 | 第45-46页 |
·村庄规划建设时序中的回应性 | 第46-48页 |
·回应性标准中的特定群体 | 第46-47页 |
·回应性标准在效率中的体现 | 第47-48页 |
·村庄规划建设时序中的适当性 | 第48-49页 |
·村庄建设时序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 第49-51页 |
·效益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 | 第49页 |
·效率因素的主导地位 | 第49页 |
·充分性是应用的前提 | 第49-50页 |
·各个因素的关系框架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村庄规划建设时序影响因素的量化方法 | 第52-77页 |
·村庄规划建设的内容 | 第52-53页 |
·村庄建设的具体项目 | 第52-53页 |
·村庄建设项目的内部组成 | 第53页 |
·项目服务能力的量化 | 第53-63页 |
·项目的服务范围 | 第53-54页 |
·项目服务能力的量化指标 | 第54页 |
·项目服务能力量化的方法 | 第54-55页 |
·项目服务能力量化的实例分析 | 第55-63页 |
·项目需要程度的量化 | 第63-71页 |
·问卷表的设计 | 第64-65页 |
·问卷表的分析 | 第65页 |
·问卷表的分析实例 | 第65-66页 |
·“需要服务率”的计算方法 | 第66-67页 |
·“需要服务率”的实例计算 | 第67-71页 |
·项目外部效应的量化 | 第71-74页 |
·项目的外部效应划分 | 第71-72页 |
·外部效应的计量原理和方法分析 | 第72-74页 |
·项目实施效益的量化 | 第74-75页 |
·产生外部正效应项目的效益计算 | 第74-75页 |
·产生外部负效应项目的效益计算 | 第75页 |
·不产生外部负效应项目的效益计算 | 第75页 |
·项目建设成本的量化 | 第75页 |
·小结 | 第75-77页 |
第5章 确定村庄规划建设时序的方法与运用 | 第77-101页 |
·确定“项目部分和项目个体”的建设顺序 | 第77-81页 |
·确定“项目的部分”建设顺序的方法 | 第77-78页 |
·确定“项目的个体”建设顺序的方法 | 第78页 |
·确定“项目的个体”建设顺序的实例分析 | 第78-81页 |
·“造价—服务率”关系的建立 | 第81-90页 |
·单项的“造价—服务率”关系 | 第81-82页 |
·整体的“造价—服务率”关系 | 第82页 |
·实例分析 | 第82-90页 |
·基于“造价—服务率”关系的建设时序安排 | 第90页 |
·“造价—效率”关系的建立 | 第90-96页 |
·“效益”F(X)计算的实例 | 第91-95页 |
·“造价—效益”关系的建立的实例 | 第95-96页 |
·“造价—效率”关系的建立的实例 | 第96页 |
·确定村庄规划建设的时序 | 第96-98页 |
·固定成本和变动的效益 | 第96-97页 |
·变动成本和变动的效益 | 第97-98页 |
·对理论上“建设时序”结果的实践检验 | 第98-100页 |
·居民对于建设时序的意见 | 第98页 |
·第一期实际建设状况 | 第98-99页 |
·第一期理论建设状况 | 第99页 |
·理论与实际建设状况的比较 | 第99-100页 |
·实践检验的结果 | 第100页 |
·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01-102页 |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102-103页 |
附录1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