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1 茯苓及茯苓皮概述 | 第11-12页 |
2 三萜概述 | 第12-14页 |
3 茯苓三萜概述 | 第14-23页 |
·茯苓三萜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茯苓三萜的化学成分及结构特点 | 第14-17页 |
·茯苓三萜的提取和分离纯化 | 第17-18页 |
·茯苓三萜的结构鉴定 | 第18-19页 |
·茯苓三萜成分的构效关系 | 第19页 |
·茯苓三萜的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19-20页 |
·抗炎作用 | 第20-21页 |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21-22页 |
·止吐作用 | 第22页 |
·胰岛素作用增强活性 | 第22页 |
·利尿作用 | 第22页 |
·其它作用 | 第22-23页 |
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茯苓皮三萜的提取、含量测定及成分的化学分析 | 第25-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材料 | 第26页 |
·试剂 | 第26页 |
·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方法 | 第27-30页 |
·总三萜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茯苓皮三萜的提取 | 第27-30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30-41页 |
·茯苓皮中三萜最佳提取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 第30-32页 |
·有机溶剂种类对茯苓皮中三萜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30页 |
·料液比对茯苓皮中三萜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30-31页 |
·提取温度对茯苓皮中三萜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31页 |
·提取时间对茯苓皮中三萜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提取次数对茯苓皮中三萜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32页 |
·旋转正交实验确定茯苓皮三萜最适提取工艺 | 第32-36页 |
·旋转组合实验及结果 | 第32-33页 |
·建立拟合模型 | 第33-34页 |
·响应面分析 | 第34-36页 |
·验证实验结果 | 第36页 |
·茯苓皮三萜粗提物定性与定量分析 | 第36-41页 |
·茯苓皮三萜的化学定性 | 第36页 |
·茯苓皮中总三萜含量的确定 | 第36-41页 |
·三萜含量的确定 | 第36-37页 |
·稳定性实验结果 | 第37页 |
·精密度实验结果 | 第37页 |
·回收率实验结果 | 第37-41页 |
3 结论 | 第41-42页 |
4 讨论 | 第42-43页 |
第三章 茯苓皮中三萜类物质的分离鉴定 | 第43-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6页 |
·材料 | 第43-44页 |
·试剂 | 第44页 |
·仪器设备 | 第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茯苓皮三萜的分离纯化 | 第44-45页 |
·三萜含量的测定 | 第45页 |
·茯苓皮三萜纯化组分的结构表征 | 第45-46页 |
·化学反应鉴定 | 第45页 |
·紫外光谱分析 | 第45-46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2页 |
·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茯苓皮三萜类化合物 | 第46-47页 |
·硅胶柱分离产物的制备 | 第47页 |
·茯苓皮中三萜类物质的结构鉴定 | 第47-52页 |
·样品1的结构鉴定 | 第47-49页 |
·样品2的结构鉴定 | 第49-51页 |
·样品3的结构鉴定 | 第51-52页 |
3 结论 | 第52-53页 |
4 讨论 | 第53-54页 |
第四章 茯苓皮三萜对皮肤美白生物活性的基础性研究 | 第54-92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55-62页 |
·材料试剂 | 第55-56页 |
·材料 | 第55页 |
·试剂 | 第55-56页 |
·仪器 | 第56-57页 |
·方法 | 第57-62页 |
·茯苓皮三萜及其纯化组分的抑菌活性研究 | 第57-58页 |
·菌种活化培养 | 第57页 |
·样品液的制备 | 第57页 |
·抑菌活性测定 | 第57页 |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 第57-58页 |
·样品抑菌稳定性研究 | 第58页 |
·茯苓皮粗三萜抗炎活性的研究 | 第58页 |
·茯苓皮粗三萜及其纯化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58-61页 |
·样品液的制备 | 第58页 |
·化学发光法测定茯苓皮三萜及其纯化组分清除自由基的活性 | 第58-60页 |
·茯苓皮三萜及其纯化组分抗红细胞氧化溶血作用 | 第60页 |
1 3.3.4 茯苓皮三萜及其纯化组分对肝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 第60-61页 |
·茯苓皮三萜及其纯化组分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 | 第61-62页 |
·样品液的制备 | 第61页 |
·抑制酪氨酸酶酶活试验设计 | 第61-6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2-89页 |
·茯苓皮三萜的抑菌效果分析 | 第62-74页 |
·茯苓皮粗三萜的抑菌效果分析 | 第62-65页 |
·茯苓皮三萜萃取物的抑菌效果分析 | 第65-69页 |
·茯苓皮三萜纯化组分的抑菌效果分析 | 第69-74页 |
·茯苓皮三萜纯化组分的抑菌效果分析 | 第69-71页 |
·茯苓皮三萜3种纯化组分对3种受试菌的抑制效果比较 | 第71-74页 |
·茯苓皮粗三萜的抗炎效果分析 | 第74页 |
·茯苓皮三萜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 第74-85页 |
·茯苓皮粗三萜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 第74-79页 |
·邻苯三酚-碳酸盐缓冲溶液-鲁米诺发光体系评价茯苓皮三萜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 | 第74-75页 |
·邻菲啰琳-硫酸铜-抗坏血酸-双氧水发光体系评价茯苓皮三萜清除羟基自由基的作用 | 第75-79页 |
·茯苓皮三萜萃取物及其纯化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 第79-85页 |
·茯苓皮三萜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分析 | 第85-89页 |
·茯苓皮粗三萜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分析 | 第85-86页 |
·茯苓皮三萜萃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分析 | 第86-87页 |
·茯苓皮三萜纯化组分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分析 | 第87-89页 |
3 结论 | 第89-90页 |
4 讨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7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