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盗窃罪概述 | 第9-19页 |
(一) 盗窃罪的立法沿革 | 第9-16页 |
(二) 盗窃罪的构成特征 | 第16-19页 |
二、盗窃罪相关疑难问题 | 第19-65页 |
(一) 盗窃罪的犯罪对象问题 | 第19-32页 |
(二) 盗窃罪的既遂标准问题 | 第32-42页 |
(三) 盗窃数额的计算问题 | 第42-48页 |
(四) 关于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和“多次盗窃”的认定 | 第48-53页 |
(五) 有关盗窃数额标准区域冲突问题 | 第53-57页 |
(六) 盗窃罪与其他易混淆犯罪的界限 | 第57-65页 |
三、有关盗窃罪死刑存废问题的思考 | 第65-71页 |
(一) 中国大陆及台湾和香港地区关于盗窃罪的刑罚考察 | 第65-66页 |
(二) 国外关于盗窃罪的刑罚考察 | 第66-67页 |
(三) 我国刑法理论界关于盗窃罪死刑存废的争论 | 第67-68页 |
(四) 我国盗窃罪废除死刑的可行性分析 | 第68-71页 |
四、盗窃罪的修改与完善问题 | 第71-82页 |
(一) 应提高盗窃数额的认定标准,以适应社会发展实际 | 第71-72页 |
(二) 盗窃金融机构的刑罚适用存在缺陷,应予以修改 | 第72-73页 |
(三) 对自动柜员机的性质作出规定或解释 | 第73-74页 |
(四) 应在刑法典中对盗窃对象予以列举或规定 | 第74-75页 |
(五) 邮政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之盗窃罪应改为职务侵占罪 | 第75-76页 |
(六) 应设立家庭和亲属盗窃罪 | 第76-78页 |
(七) 应设立单位盗窃罪 | 第78-80页 |
(八) 强化对轻微盗窃犯罪适用罚金刑的规定 | 第80-82页 |
结语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后记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