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黄河中游地区粗山羊草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及抗纹枯病鉴定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前言第10-24页
   ·小麦储藏蛋白研究进展第10-14页
     ·小麦醇溶蛋白第11-12页
       ·醇溶蛋白与品质性状第11页
       ·醇溶蛋白的遗传特点第11页
       ·醇溶蛋白的基因定位第11-12页
       ·醇溶蛋白的研究方法第12页
       ·小麦醇溶蛋白的研究进展第12页
     ·小麦谷蛋白第12-14页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第12-13页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烘烤品质的关系第13页
       ·我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布的特点第13-14页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第14页
   ·小麦纹枯病研究进展第14-16页
     ·分布与危害第14页
     ·病原菌第14-15页
     ·发生规律及影响发病因素第15页
     ·危害损失及影响程度的因素第15页
     ·抗病机理与抗病遗传育种第15-16页
       ·抗病机理第15-16页
       ·抗性遗传与抗病育种第16页
   ·粗山羊草研究进展第16-22页
     ·粗山羊草的分类地位和亚种分布第16-17页
     ·粗山羊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7-19页
       ·粗山羊草的形态与细胞多样性研究第17页
       ·粗山羊草的同工酶多样性研究第17-18页
       ·粗山羊草的储藏蛋白多样性研究第18-19页
     ·粗山羊草的抗性研究第19页
     ·粗山羊草的分子标记研究第19-20页
     ·粗山羊草的优异基因的导入途径及进展第20-22页
       ·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直接转移优异基因第20-21页
       ·四倍体小麦—粗山羊草双二倍体的合成及其利用第21-22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4-33页
   ·供试实验材料第24-27页
   ·粗山羊草高分子量谷蛋白的研究方法第27-28页
     ·样品制备第27页
     ·所需仪器第27页
     ·SDS--PAGE 所需母液及试剂配方第27页
     ·分离胶的制备第27-28页
     ·浓缩胶的制备第28页
     ·加样第28页
     ·电泳第28页
     ·染色和脱色第28页
     ·基因命名第28页
   ·粗山羊草醇溶蛋白的研究方法第28-30页
     ·所需仪器第29页
     ·溶液的配制第29页
     ·样品醇溶蛋白的提取第29页
     ·凝胶制备第29-30页
     ·加样第30页
     ·电泳第30页
     ·固定和染色第30页
   ·DX5 亚基的AS-PCR 分子鉴定第30-31页
     ·总DNA 的提取第30页
     ·Dx5 亚基的引物序列第30-31页
     ·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第31页
     ·扩增产物电泳第31页
     ·电泳结果检测第31页
   ·抗纹枯病鉴定第31-33页
     ·纹枯病菌的培养第31页
     ·实验室苗期鉴定第31页
     ·大田接种方法第31-32页
     ·大田病情调查第32页
     ·抗病性评价第32页
     ·连年鉴定和自然病地鉴定第32-3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3-46页
   ·HMW-GS 分析第33-34页
     ·供试粗山羊草的HMW-GS 等位变异第33页
     ·供试粗山羊草的HMW-GS 组合类型第33-34页
   ·醇溶蛋白A-PAGE 分析第34页
   ·DX-5 亚基的AS-PCR 分子鉴定第34-35页
   ·抗纹枯病的鉴定第35-46页
     ·苗期鉴定第35-36页
     ·2007 年大田鉴定第36-42页
     ·2008 年鉴定第42-44页
     ·自然条件下小麦品种及粗山羊草品种发病情况第44-46页
4.讨论第46-51页
   ·黄河中游地区的粗山羊草的高分子谷蛋白类型第46-47页
   ·黄河中游地区的粗山羊草的醇融蛋白类型第47页
   ·DX-5 优质亚基的分子鉴定第47-48页
   ·黄河中游地区的粗山羊草的抗病性评价第48-49页
   ·粗山羊草的遗传多样性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第49-51页
5.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主栽小麦品种抗旱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下一篇:黄淮麦区部分小麦新品种(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醇溶蛋白的鉴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