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度苯甲酸的精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30页 |
| ·苯甲酸概述 | 第11-12页 |
| ·苯甲酸的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 ·苯甲酸生产方法 | 第13-17页 |
| ·甲苯氧化法 | 第13-15页 |
| ·苯次甲基三氯水解法 | 第15-16页 |
| ·邻苯二甲酸酐脱羧法 | 第16-17页 |
| ·苯甲酸的用途 | 第17-18页 |
| ·苯甲酸精制技术 | 第18-22页 |
| ·精馏 | 第18-19页 |
| ·升华结晶法 | 第19-20页 |
| ·溶液重结晶 | 第20-21页 |
| ·熔融结晶 | 第21页 |
| ·超临界萃取 | 第21-22页 |
| ·溶析结晶技术 | 第22-26页 |
| ·溶析结晶技术概述 | 第22-24页 |
| ·溶析结晶过程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 ·过饱和度 | 第24页 |
| ·温度 | 第24页 |
| ·溶析比 | 第24-25页 |
| ·料液加入方式 | 第25页 |
| ·溶析结晶技术的特点与应用 | 第25-26页 |
| ·液相吸附技术 | 第26-28页 |
| ·吸附机理 | 第26-27页 |
| ·常用吸附剂 | 第27页 |
| ·吸附的影响因素 | 第27页 |
| ·吸附法的应用 | 第27-28页 |
| ·本课题的提出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苯甲酸中杂质的分析 | 第30-37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反应机理 | 第30-33页 |
| ·苯甲酸的精馏提纯与分析 | 第33-34页 |
| ·GC对比定性分析 | 第34-36页 |
| ·化学试剂 | 第34-35页 |
| ·气相色谱分析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溶析结晶法精制苯甲酸 | 第37-57页 |
| ·引言 | 第37页 |
| ·实验部分 | 第37-43页 |
| ·溶析结晶体系的选择 | 第37-38页 |
| ·溶析结晶法精制苯甲酸 | 第38-39页 |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 ·分析仪器 | 第38-39页 |
| ·实验装置 | 第39页 |
| ·实验过程 | 第39页 |
| ·实验产品分析 | 第39-43页 |
| ·分析方法 | 第39-43页 |
| ·评价指标 | 第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6页 |
| ·苯甲酸物性比较 | 第43-45页 |
| ·苯甲酸GC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 ·操作条件对苯甲酸质量的影响 | 第46-56页 |
| ·溶析温度的影响 | 第46-50页 |
| ·溶析比的影响 | 第50-51页 |
| ·结晶时间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搅拌速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 ·烘干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第53-55页 |
| ·加料方式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吸附法精制苯甲酸 | 第57-71页 |
| ·引言 | 第57页 |
| ·实验部分 | 第57-60页 |
| ·实验材料 | 第57-58页 |
| ·吸附剂预处理 | 第58-59页 |
| ·分析仪器 | 第59页 |
| ·实验装置 | 第59页 |
| ·实验过程 | 第59-60页 |
| ·实验产品分析 | 第6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0-70页 |
| ·苯甲酸物性比较 | 第60-61页 |
| ·苯甲酸GC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 ·操作条件对苯甲酸质量的影响 | 第63-69页 |
| ·原料加入量的影响 | 第63-65页 |
| ·吸附温度的影响 | 第65-68页 |
|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 第68-69页 |
| ·吸附剂的再生 | 第69-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