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段聚醚的结构、性能及在废纸脱墨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40页 |
·表面活性剂 | 第10-18页 |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 第11-12页 |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第12-13页 |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及应用 | 第13-14页 |
·润湿和渗透作用 | 第13页 |
·表面活性剂的起泡性 | 第13页 |
·表面活性剂的消泡性 | 第13页 |
·乳化作用 | 第13页 |
·洗涤作用 | 第13-14页 |
·表面活性剂派生的性质及应用 | 第14页 |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原理及性能 | 第14-18页 |
·起始剂 | 第14-15页 |
·制备过程 | 第15-18页 |
·表面活性剂在废纸脱墨中的应用 | 第18-38页 |
·脱墨过程及原理 | 第19-20页 |
·脱墨剂应具有的性质 | 第20页 |
·脱墨化学品的组成 | 第20-22页 |
·表面活性剂在脱墨过程中的作用 | 第22-23页 |
·脱墨剂 | 第22页 |
·油墨捕集剂 | 第22页 |
·油墨分散剂 | 第22页 |
·附聚剂 | 第22-23页 |
·脱墨效果的评价方法 | 第23-26页 |
·白度法 | 第23-24页 |
·脱墨得率 | 第24页 |
·图像分析法 | 第24-25页 |
·有效残余油墨浓度法(ERIC 950) | 第25-26页 |
·脱墨效果与表面活性剂结构性能的关系 | 第26-33页 |
·HLB值 | 第27-31页 |
·分子量 | 第31页 |
·粘附功 | 第31-32页 |
·接触角 | 第32-33页 |
·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 | 第33-37页 |
·计算法 | 第34-36页 |
·实验法 | 第36-37页 |
·纸张和油墨对废纸脱墨的影响 | 第37-38页 |
·纸张种类 | 第37页 |
·油墨的组成和种类 | 第37-38页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38-4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40-44页 |
·表面活性剂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40-41页 |
·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 第41页 |
·表面活性剂浊点的测定 | 第41-42页 |
·废纸脱墨试验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嵌段聚醚HLB值的测算 | 第44-54页 |
·HLB值的实验测定 | 第44-46页 |
·HLB值的模型测算 | 第46-52页 |
·HLB值测算的新模型 | 第47-48页 |
·新模型的验算 | 第48-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三嵌段聚醚的脱墨性能研究 | 第54-68页 |
·脱墨剂配方体系的研究 | 第54-60页 |
·表面活性剂用量对脱墨效果的影响 | 第54-56页 |
·H_2O_2溶液浓度的变化对脱墨效果的影响 | 第56-58页 |
·NaOH浓度变化对脱墨效果的影响 | 第58-59页 |
·脱墨剂配方的确定 | 第59-60页 |
·表面活性剂结构对脱墨白度的影响 | 第60-66页 |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中国废报纸脱墨效果的影响 | 第60-63页 |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美国废报纸脱墨效果的影响 | 第63-64页 |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混合办公用纸的脱墨效果的影响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复配体系在废纸脱墨中的应用 | 第68-84页 |
·复配原理 | 第69页 |
·比例确定 | 第69页 |
·试验方案的确定 | 第69-72页 |
·非-阴表面活性剂复配的脱墨剂的脱墨效果 | 第72-81页 |
·复配脱墨剂对废报纸的脱墨效果 | 第73-76页 |
·复配脱墨剂对废混合办公用纸的脱墨效果 | 第76-81页 |
·复配表面活性剂的优势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