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城市避震减灾公园绿地体系规划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第9-12页
     ·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面临着地震频发的严峻形势第9-10页
     ·中国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受地震灾害影响严重第10-11页
     ·城市绿地尤其是公园绿地避震减灾功能重视度不足第11-12页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理论意义第12-13页
     ·实践意义第13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3-18页
     ·国外相关研究第13-15页
     ·国内相关研究第15-17页
     ·对比与启示第17-18页
   ·研究方案第18-20页
     ·研究范围第18-19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论文研究框架第21-22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第22-34页
   ·地震第22-23页
     ·地震的概念第22页
     ·地震的类型第22页
     ·地震的地理分布——地震带第22-23页
   ·地震灾害第23-27页
     ·地震直接灾害第23-24页
     ·地震次生灾害第24-27页
   ·地震灾害各时序灾民的避难行为及需求第27-28页
     ·灾后数小时——紧急避难第27页
     ·灾后 1~3 天——临时避难第27页
     ·灾后 3 天~数周——短期避难第27页
     ·数周以后——中长期避难第27-28页
   ·城市绿地(尤其是公园绿地)的避震减灾功能第28-30页
     ·灾前第28-29页
     ·灾时第29-30页
     ·灾后第30页
   ·公园绿地在城市避震减灾绿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第30-33页
     ·城市避震减灾绿地概念第30页
     ·城市避震减灾绿地的类型第30页
     ·城市避震减灾绿地体系概念第30-31页
     ·公园绿地在城市避震减灾绿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城市避震减灾公园绿地及体系第34-40页
   ·公园绿地第34页
   ·城市避震减灾公园绿地的概念第34页
   ·城市避震减灾公园绿地体系的概念第34-35页
   ·城市避震减灾公园绿地体系的构建第35-38页
     ·功能层次上的体系组成要素第35-37页
     ·布局层次上的体系形态要素第37-38页
     ·两层次构建要素间关系第38页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城市避震减灾公园绿地体系规划第40-51页
   ·城市避震减灾公园绿地体系规划的概念第40页
   ·城市避震减灾公园绿地体系规划的工作程序第40-43页
     ·确定目标第40页
     ·搜集资料、现场调研第40-41页
     ·公园绿地避震减灾适宜性研究第41-42页
     ·规划内容第42页
     ·实施与保障第42-43页
   ·城市避震减灾公园绿地体系规划的具体内容第43-50页
     ·总体规划第43-46页
     ·分类规划第46-48页
     ·专项规划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案例研究——河北省栾城县避震减灾公园绿地体系规划第51-68页
   ·案例规划框架第51页
   ·项目背景介绍第51-52页
   ·总体规划第52-55页
     ·规划范围及目标第52-53页
     ·规划原则及依据第53-54页
     ·规划意义第54-55页
   ·分类规划第55-60页
     ·公园绿地避震减灾适宜性研究第55-58页
     ·建成区各级避震减灾公园绿地分类规划第58-60页
     ·栾城县建成区避震减灾公园绿地体系规划结构第60页
   ·专项规划第60-67页
     ·疏散引导路线规划第60-62页
     ·规划期限第62页
     ·主要相关指标第62-63页
     ·避震减灾植物规划第63-64页
     ·平灾结合功能转化规划第64-66页
     ·规划实施和保障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结语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详细摘要第72-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线性景观研究
下一篇:苏北沿海防护林造林地土壤理化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