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荷载作用下的接触网硬横跨结构响应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高速铁路的发展 | 第8-9页 |
·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的应用现状 | 第9-13页 |
·悬挂类型 | 第9-10页 |
·支持结构 | 第10-12页 |
·我国接触网体系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接触网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受电弓-接触网系统方面的研究 | 第13-14页 |
·悬挂系统方面的研究 | 第14-15页 |
·支持结构方面的研究 | 第15-16页 |
·接触网体系抗风性能的研究 | 第16-17页 |
·综述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风的特性及硬横跨结构有限元建模 | 第20-36页 |
·风的基本特性 | 第20-25页 |
·平均风速剖面 | 第21-22页 |
·平均风速与风向的概率密度函数 | 第22-23页 |
·脉动风速功率谱 | 第23-25页 |
·硬横跨有限元分析的单元特性 | 第25-31页 |
·索元特性 | 第25-28页 |
·桁元特性 | 第28-31页 |
·接触网硬横跨体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1-35页 |
·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 | 第31-32页 |
·硬横跨—索共同体系精细化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2-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接触网硬横跨体系的动态特性分析 | 第36-55页 |
·结构动态特性的有限元方法分析 | 第36-40页 |
·硬横跨结构振动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 第36-37页 |
·结构自振频率的分析方法 | 第37-40页 |
·硬横跨结构的自振性能分析 | 第40-42页 |
·参数对硬横跨自振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42-53页 |
·跨度对结构自振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承力索对结构自振性能的影响 | 第44-47页 |
·承力索截面对硬横跨自振性能的影响 | 第47页 |
·连接方式对结构自振性能的影响 | 第47-50页 |
·覆冰荷载对结构自振性能的影响 | 第50-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硬横跨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响应分析 | 第55-99页 |
·风对结构的作用 | 第55页 |
·顺风向风荷载 | 第55-62页 |
·时域法 | 第57页 |
·频域法 | 第57-59页 |
·静力等效风荷载 | 第59-62页 |
·硬横跨结构的抗风性能分析 | 第62-69页 |
·脉动风作用 | 第62-63页 |
·平均风作用 | 第63-69页 |
·参数对硬横跨抗风性能的影响 | 第69-90页 |
·承力索对结构抗风性能的影响 | 第69-76页 |
·不同跨度下风向角的变化对结构的影响 | 第76-81页 |
·不同连接形式下风向角变化对结构的影响 | 第81-85页 |
·覆冰荷载对结构抗风性能的影响 | 第85-90页 |
·硬横跨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 | 第90-97页 |
·结构稳定问题的整体性 | 第90-91页 |
·荷载增量法介绍及改进 | 第91-93页 |
·改进的荷载增量法在结构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 第93-94页 |
·硬横跨的整体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94-96页 |
·硬横跨的整体稳定性分析 | 第96-97页 |
·小结 | 第97-99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99-102页 |
1. 结论 | 第99-100页 |
2. 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