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射箭论文

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脑电特征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25页
ABSTRACT第25-30页
1 前言第30-68页
   ·射箭运动发展概述第30-34页
     ·射箭运动项目发展趋势第30-32页
     ·世界射箭运动竞争格局第32页
     ·我国射箭运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32-34页
   ·对射箭运动项目特征和训练规律的认识第34-42页
     ·射箭运动项目特征的认识第34-39页
       ·射箭运动项目特征认识的必然性第34-36页
       ·我国对射箭运动项目特征的认识第36-38页
       ·对我国射箭运动项目特征认识水平的理性分析第38-39页
     ·射箭运动的训练学规律与特点第39-42页
       ·我国对射箭运动训练规律的认识第39页
       ·世界射箭强国对射箭运动训练学特征的认识第39-42页
   ·射箭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实践及其理论研究第42-52页
     ·我国射箭运动训练科学化的进程第42-43页
     ·韩、美射箭运动科学化训练的现状第43-44页
       ·韩国射箭运动训练中的科研工作第43-44页
       ·美国射箭运动训练中的科研工作第44页
     ·射箭运动训练中心理负荷的监控第44-49页
       ·射箭运动员的心理负荷的特征第45页
       ·射箭运动员运动性心理负荷的神经生理表现第45-46页
       ·射箭训练监控的神经生理导向第46-47页
       ·射箭训练心理监控的方法第47-49页
     ·射箭项目科学化训练过程中的困惑第49-52页
       ·对我国射箭项目科研问题的反思第49-50页
       ·射箭运动科学化训练的问题第50页
       ·对射箭运动中"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的困惑第50-52页
   ·射箭运动员中枢神经机能监控的方法选择第52-56页
     ·脑认知科学研究的概况第52-53页
     ·射箭运动员脑机能研究的手段第53-54页
     ·脑电图的历史及其独特价值第54-55页
     ·脑电图技术在射箭运动训练中的价值第55-56页
   ·脑电在运动训练中的研究现状第56-64页
     ·研究概况第56-57页
     ·研究内容第57-60页
       ·运动员神经心理状态第57-58页
       ·运动负荷时脑电图变化的研究第58页
       ·过度训练后脑电图变化的研究第58-59页
       ·运动员脑电图选材的研究第59-60页
     ·运动领域中脑电技术的研究特征与趋势第60-64页
       ·诱发试验技术从简单化到多样化、专项化第61-62页
       ·脑电监测指标从单一的原始指标向复合型指标方向发展第62页
       ·从一次性的横断研究到多年系统跟踪服务研究第62-63页
       ·分析系统不断完善,研究对象层次不断提高第63页
       ·研究内容不断扩展第63-64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假设与研究内容第64-66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64-65页
       ·研究目的第64-65页
       ·研究意义第65页
     ·研究假设第65页
     ·研究内容第65-66页
     ·研究路线第66页
   ·创新点与预期结果第66-68页
2 方法第68-74页
   ·研究的逻辑基础第68-70页
     ·科学逻辑取向第68页
     ·确认观及其真理观第68-69页
     ·理论发展模式与科学进步观第69-70页
   ·研究方法第70-74页
     ·文献研究法第70页
     ·测量法第70-72页
       ·测试对象第70页
       ·主试第70页
       ·测试仪器第70-71页
       ·测试方案第71页
       ·测试程序第71-72页
       ·测试质量保障措施第72页
     ·专家访谈法第72-73页
     ·数理统计法第73页
     ·现场观察法第73页
     ·跟踪调查法第73页
     ·逻辑分析法第73-74页
3 研究1: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脑功能特征的研究第74-85页
   ·研究目的第74-76页
     ·运动员脑功能研究概述第74页
     ·人体平衡能力的研究第74-75页
       ·常人平衡能力的研究第74-75页
       ·生理负荷后人体平衡功能的研究第75页
     ·研究目的第75-76页
   ·方法第76-77页
     ·被试第76页
     ·测试方法第76-77页
       ·脑功能测试第76-77页
       ·平衡能力测试第77页
       ·数据处理第77页
   ·研究结果第77-80页
     ·三组被试在不同状态下大脑枕区α波指数的变化第77-78页
     ·三组被试在表象竞赛时枕区功率谱比值情况第78页
     ·三组被试在不同状态下大脑枕区β波指数的变化第78页
     ·三组被试在不同状态下大脑枕区θ波指数的变化第78-79页
     ·三组被试在不同状态下大脑顶区左右脑α波差值的比较第79页
     ·优秀射箭运动员平衡能力测试结果与表象竞赛时大脑项区α波左右差值的相关程度第79-80页
   ·分析与讨论第80-83页
     ·射箭运动员α波抑制程度及对运动负荷强度的承受能力第80-81页
     ·不同状态下大脑枕区β波指数和θ波指数的变化特征第81-82页
     ·不同状态下运动员大脑顶区α波的变化特征第82-83页
   ·个案研究第83-84页
     ·个案1第83页
     ·个案2第83-84页
   ·小结第84-85页
4 研究2: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冬训期间脑机能变化的研究第85-99页
   ·研究目的第85-86页
   ·方法第86-88页
     ·测量对象第86页
     ·研究方法第86-88页
       ·数据采集仪器与方法第86-87页
       ·运动员测试过程第87页
       ·数理统计法第87-88页
   ·研究结果第88-94页
     ·国家射箭队运动员冬训期间脑电指标测试结果第88-92页
     ·国家射箭队运动员冬训期间脑电指标评价参考值及个人脑电敏感指标参考值范围第92-94页
   ·分析与讨论第94-98页
     ·脑电监控指标在运动训练的应用第94-95页
     ·射箭项目脑电监测的特点第95-96页
     ·冬训期间各阶段脑电跟踪变化情况第96-97页
     ·建立国家射箭队运动员冬训期间脑电指标评价参考值及个人参考范围第97-98页
   ·小结第98-99页
5 研究3:我国大龄射箭运动员脑电特征的研究第99-112页
   ·研究目的第99-101页
   ·方法第101-102页
     ·测试对象第101页
     ·测试方法第101-102页
       ·测试仪器第101页
       ·测试程序第101-102页
       ·测试阶段第102页
       ·观察指标第102页
       ·数据处理第102页
   ·结果与分析第102-109页
     ·过度换气前后两组射箭运动员α指数(%)对比第102-103页
     ·过度换气前后两组射箭运动员α频率(Hz)对比第103-104页
     ·过度换气前后两组射箭运动员α波幅(μV)对比第104页
     ·过度换气前后两组射箭运动员α串长(Sec)对比第104-105页
     ·表象状态两组射箭运动员α波抑制程度对比第105页
     ·安静状态两组射箭运动员大脑功率谱比值对比第105-106页
     ·两组射箭运动员大脑α波前移指数对比第106页
     ·个案分析第106-109页
       ·个案1第106-107页
       ·个案2第107-109页
   ·讨论第109-111页
     ·射箭运动员中枢神经疲劳特点第109页
     ·大龄射箭运动员大脑机能特点第109-111页
   ·小结第111-112页
6 研究4:优秀射箭运动员大赛前脑机能特点的研究第112-125页
   ·研究目的第112-113页
   ·方法第113-115页
     ·测试对象第113页
     ·测试时间第113-114页
     ·测试仪器第114页
     ·测试方法第114页
     ·分析指标第114-115页
     ·数据统计第115页
   ·结果与分析第115-118页
     ·三次监测运动员α波抑制程度(%)与功率谱比值的比较第115-116页
     ·国家射箭队运动员与国家射击队国际健将、国家健将组运动员的比较第116页
     ·射箭运动员α波抑制程度、功率谱比值与比赛成绩的相关分析第116-118页
     ·奥运会比赛成绩在660环以上运动员脑电特征指标值第118页
   ·讨论第118-123页
     ·三次比赛前运动员α波抑制程度和功率谱比值的比较第118-119页
     ·射箭与射击运动员脑电特征比较第119-121页
     ·脑电指标与成绩相关分析第121-122页
     ·奥运会比赛成绩660环以上高水平射箭运动员脑电特征第122-123页
   ·小结第123-125页
7 研究5: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赛前焦虑与恐惧脑象图特征的研究第125-135页
   ·研究目的第125-126页
   ·方法第126-129页
     ·测试对象第126页
     ·测试方法第126-129页
       ·EEG测试时间第126-127页
       ·EEG数据采集第127页
       ·EEG测试程序第127页
       ·EEG数据处理与EEQG分析标准第127-129页
   ·研究结果第129-132页
     ·不同性别射箭运动员赛前三类脑象图出现次数第129-130页
     ·不同等级射箭运动员赛前三类脑象图出现次数第130-131页
     ·不同状态下典型特异脑象图个案第131-132页
   ·分析与讨论第132-134页
     ·不同性别射箭运动员特异脑象图特征第132页
     ·优秀射箭运动员特异脑象图特征第132-133页
     ·一般射箭运动员脑蒙图特征第133-134页
   ·小结第134-135页
8 研究6: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脑电选材的研究第135-145页
   ·研究目的第135-136页
   ·方法第136-139页
     ·测试对象第136页
     ·研究方法第136-137页
       ·访谈法第136-137页
       ·问卷调查法第137页
     ·测试法第137-139页
       ·测试指标的筛选过程第137-138页
       ·测试质量的控制第138页
       ·数理统计法第138-139页
   ·结果与分析第139-144页
     ·射箭运动员脑机能选材的主要指标第139-141页
       ·测试指标体系的确定第139页
       ·射箭运动员选材指标的统计学筛选第139-141页
       ·射箭选材脑电指标的意义第141页
     ·优秀射箭运动员脑机能竞技能力模型第141-142页
       ·脑机能竞技能力分析第141-142页
       ·脑机能竞技能力模型第142页
     ·选材评价标准的确定第142-144页
       ·选材指标权重的确定第142-143页
       ·优秀射箭运动员脑电选材评分标准的制定第143页
       ·脑电指标评分方法第143-144页
   ·小结第144-145页
9 研究7:我国备战2008年奥运会射箭重点运动员脑电数据库的建立第145-156页
   ·研究目的第145页
   ·方法第145-147页
     ·计算机运行环境第145页
       ·硬件配置第145页
       ·软件环境第145页
     ·数据收集第145-146页
       ·测试对象第145-146页
       ·测试时间第146页
       ·测试指标第146页
       ·测试仪器第146页
     ·国家射箭队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脑电监测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第146-147页
       ·新数据库的创建第146页
       ·字段的设计第146-147页
       ·创建数据库表,选择设计视图方式创建新表第147页
       ·创建查询第147页
     ·监测数据录入和保存第147页
     ·统计学处理第147页
   ·结果第147-155页
     ·国家射箭队备战奥运会重点运动员脑电图数据库结构图第147-148页
     ·国家射箭队备战奥运会重点运动员脑电图监测数据第148-150页
     ·国家射箭队备战奥运会重点运动员脑电图年度定性诊断第150-155页
   ·小结第155-156页
10 结论第156-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7页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67-168页
致谢第168-171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171-172页
附件第172-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德占时期青岛城市发展研究
下一篇:中国地方税体系研究--结构与体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