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年)论文--国民党南京政府(1927年以后)论文

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研究(1927-1937)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导论第9-16页
 (一) 理论意义、学术价值、现实作用第9-10页
  1、理论意义第9页
  2、学术价值第9页
  3、现实作用第9-10页
 (二) 学术史综述第10-13页
  1、材料整理工作第10页
  2、论著出版情况第10-11页
  3、论文发表情况第11-13页
 (三) 重点、难点、创新点第13-14页
  1、重点第13-14页
  2、难点第14页
  3、创新点第14页
 (四) 相关界定和说明第14-16页
  1、关于调查和统计第14-15页
  2、时间第15页
  3、内容第15-16页
一、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的背景第16-37页
 (一) 近代中国社会调查的初兴第16-18页
 (二) 晚清政府和北京政府的社会调查第18-25页
  1、晚清政府的社会调查第18-20页
  2、北京政府时期的社会调查第20-25页
 (三)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社会调查的热兴第25-33页
  1、民间社会调查热兴的背景第25页
  2、民间社会调查热兴的表现第25-33页
 (四) 南京政府对社会调查的认知和重视第33-37页
二、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机构和制度第37-62页
 (一) 南京政府社会调查机构的设立和演变第37-47页
  1、主计处统计局成立之前的统计组织第37-40页
  2、主计处统计局成立之后的统计组织第40-44页
  3、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和中央地质调查所第44-47页
 (二) 社会调查统计规章第47-55页
  1、关于调查统计机构的规章第47-49页
  2、关于调查统计规则第49-51页
  3、调查纲要第51-55页
  4、关于调查统计人员考试任用条例第55页
 (三) 调查统计人员的设置和培训第55-62页
  1、调查统计人员任用资格第55-56页
  2、调查统计人员的等级第56-57页
  3、调查统计人员隶属第57页
  4、社会调查的组织及人员培训第57-60页
  5、调查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第60-62页
三、南京国民政府主要社会调查概述第62-92页
 (一) 社会调查概览第62-81页
  1、南京国民政府各类调查统计第62-80页
  2、社会调查结果第80-81页
 (二) 人口调查第81-85页
  1、人口调查的目的第81-82页
  2、人口调查的运作第82-83页
  3、人口调查方式的运用第83-84页
  4、对于人口调查的评价第84-85页
 (三) 农村调查第85-88页
  1、农村调查的目的第85页
  2、农村调查的方法运用第85-86页
  3、农村调查的运作第86页
  4、农村调查的主要不足之处第86-88页
 (四) 工业调查第88-92页
  1、工业调查的目的第88页
  2、工业调查的运作第88-89页
  3、工业调查的方法第89页
  4、对于工业调查的评价第89-90页
  5、工业调查的缺陷第90-92页
四、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个案研究第92-101页
 (一) 1928 年内政部举办的全国人口调查第92-97页
  1、调查的发起第92-93页
  2、调查方案第93页
  3、调查结果第93-94页
  4、本次调查的意义第94-96页
  5、本次调查的问题第96-97页
 (二) 江苏省句容县人口、农业调查第97-101页
  1、调查目的及经过第97-99页
  2、本次调查的意义和作用第99-101页
五、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的历史地位第101-124页
 (一) 比较研究第101-105页
  1、与晚清政府和北京政府社会调查比较第101-102页
  2、与中国共产党调查活动对比第102-103页
  3、与民间社会调查的比较第103-105页
 (二) 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的影响第105-113页
  1、为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第105-107页
  2、促进了社会学本土化进程第107-112页
  3、为了解民国社会状况、进行科学研究提供资料第112-113页
 (三) 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的缺陷第11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1页
后记第131-13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与先秦秦汉时期的礼俗文化
下一篇: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探析(1927-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