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水资源概述 | 第14-16页 |
·水资源的储量与分布 | 第14页 |
·水资源的污染 | 第14-15页 |
·水资源危机 | 第15-16页 |
·水资源危机在我国的严峻性 | 第16-19页 |
·我国水资源现状 | 第16-17页 |
·我国的工业用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出路 | 第18-19页 |
·过程技术在过程工业节水中的应用 | 第19-22页 |
·过程工业与过程技术 | 第19页 |
·用水网络综合 | 第19-20页 |
·间歇过程的重要性及用水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2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过程工业用水网络综合的研究进展 | 第24-46页 |
·过程工业的节水及相关概念 | 第24-25页 |
·过程工业用水网络的结构发展历程 | 第25-28页 |
·用水网络综合的研究内容 | 第28-31页 |
·用水网络综合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31-38页 |
·图解方法 | 第31-35页 |
·数学规划法 | 第35-36页 |
·基于规则的设计算法 | 第36页 |
·混合求解策略 | 第36-38页 |
·间歇过程用水网络的优化方法 | 第38-43页 |
·间歇过程的过程特性 | 第38-39页 |
·间歇过程的用水特性 | 第39-42页 |
·间歇过程用水网络综合研究进展 | 第42-43页 |
·用水网络综合的工业应用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单杂质用水网络目标的确定 | 第46-66页 |
·引言 | 第46页 |
·研究问题描述 | 第46-48页 |
·用水单元的类型 | 第46-48页 |
·问题描述 | 第48页 |
·水级联分析与水级联表格 | 第48-53页 |
·纯水过剩/不足额与累积纯水过剩/不足额 | 第49-50页 |
·水级联表格(Water Cascade Table) | 第50-52页 |
·水级联分析法(Water Cascade Analysis) | 第52页 |
·WCA技术的适用范围 | 第52-53页 |
·间歇水级联分析与水级联表格 | 第53-55页 |
·纯水过剩/不足额(Pure water surplus/deficit) | 第53页 |
·间歇水级联表格(Batch Water Cascade Table) | 第53-54页 |
·间歇水级联分析法(Batch Water Cascade Analysis) | 第54-55页 |
·水级联分析的解算方法 | 第55-56页 |
·利用VC语言编制程序求解 | 第55-56页 |
·电子表格求解 | 第56页 |
·纯度夹点的意义 | 第56页 |
·实例 | 第56-65页 |
·实例1 | 第56-63页 |
·实例2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单杂质用水网络的优化设计 | 第66-98页 |
·引言 | 第66页 |
·间歇过程的时间特性与相关基本概念 | 第66-69页 |
·间歇用水过程的时间特性 | 第66-67页 |
·用水周期与中间储罐 | 第67页 |
·局部夹点和全局夹点 | 第67-69页 |
·时间—纯度两维用水图 | 第69-70页 |
·间歇用水网络的设计规则 | 第70-72页 |
·无储罐时的用水网络设计规则 | 第70-72页 |
·有储罐时的用水网络设计规则 | 第72页 |
·间歇用水网络的设计方法 | 第72-75页 |
·间歇用水网络的设计方法 | 第73-74页 |
·间歇用水网络的设计原则 | 第74-75页 |
·应用实例 | 第75-97页 |
·实例1 | 第75-83页 |
·实例2 | 第83-88页 |
·实例3 | 第88-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五章 多杂质间歇用水的超结构模型及求解 | 第98-124页 |
·引言 | 第98页 |
·基本假设与基本概念 | 第98-101页 |
·基本假设 | 第98-99页 |
·关键组分的定义 | 第99-100页 |
·内循环不存在的证明 | 第100-101页 |
·间歇用水网络的超结构模型 | 第101-103页 |
·过程系统综合中的超结构思想 | 第101-102页 |
·间歇用水网络超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102-103页 |
·间歇用水网络超结构的数学模型 | 第103-105页 |
·超结构的一般数学模型 | 第103-104页 |
·间歇用水网络超结构的一般数学模型 | 第104-105页 |
·超结构数学模型的求解策略 | 第105-115页 |
·模型求解的简化策略与基本思想 | 第106-107页 |
·模型求解前的预备工作 | 第107-109页 |
·数学模型的求解策略 | 第109-114页 |
·数学模型的解算框图 | 第114-115页 |
·案例研究 | 第115-123页 |
·案例1 | 第115-119页 |
·案例2 | 第119-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六章 含再生的多杂质间歇用水网络设计 | 第124-138页 |
·引言 | 第124页 |
·废水的再生 | 第124-125页 |
·含再生的用水网络设计规则及再生标准 | 第125-127页 |
·相关定义及假设 | 第125-126页 |
·间歇用水过程的再生简化规则 | 第126页 |
·再生单元的评价标准 | 第126-127页 |
·含再生的间歇用水网络设计模型及求解 | 第127-130页 |
·超结构模型 | 第127页 |
·再生数学模型 | 第127-129页 |
·数学模型的求解策略 | 第129-130页 |
·案例 | 第130-137页 |
·案例1 | 第130-133页 |
·案例2 | 第133-137页 |
·本章小结 | 第137-13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38-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8页 |
附录 | 第148-156页 |
致谢 | 第156-1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57-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