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前言 | 第8-17页 |
| 2 浸取机理及银杏叶主要活性成分的介绍 | 第17-29页 |
| ·中药浸出的概念 | 第18页 |
| ·浸出的基本原理 | 第18-22页 |
| ·浸出的扩散传质理论 | 第18-22页 |
| ·影响浸出速率的主要因素 | 第22页 |
| ·银杏叶资源分布 | 第22-23页 |
| ·银杏叶主要化学成分、结构及性质 | 第23-25页 |
|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成分、结构及性质 | 第23-25页 |
| ·萜内酯类化合物主要成分、结构及性质 | 第25页 |
| ·银杏酚酸类化合物主要成分、结构及性质 | 第25页 |
|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用价值和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 ·银杏叶有效成分的药理保健作用 | 第26-27页 |
| ·银杏叶有效成分在化妆品和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 第27-29页 |
| 3 银杏叶主要活性成分提取、分离、检测的研究 | 第29-37页 |
| ·银杏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 | 第29-33页 |
| ·搅拌辅助提取法 | 第29-31页 |
| ·水提法 | 第31-32页 |
| ·有机溶剂提取法 | 第32页 |
| ·微波萃取法 | 第32页 |
|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第32-33页 |
| ·银杏叶主要活性成分分离研究 | 第33-34页 |
| ·有机溶剂萃取法 | 第33页 |
| ·超临界CO_2提取法 | 第33页 |
|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提取法 | 第33-34页 |
| ·大孔树脂层析法 | 第34页 |
| ·超滤法 | 第34页 |
| ·银杏叶活性成分分析检测 | 第34-37页 |
|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第34-35页 |
| ·样品未经水解HPLC法 | 第35页 |
| ·样品经水解后HPLC法 | 第35页 |
|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 第35页 |
| ·红外光谱法 | 第35-36页 |
| ·HPLC-MS或CC-MS法 | 第36-37页 |
| 4 浸取过程的实验研究 | 第37-41页 |
| ·实验流程 | 第37页 |
|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37-38页 |
| ·实验装置 | 第38-39页 |
| ·实验方案 | 第39-40页 |
| ·标准曲线制作 | 第39页 |
| ·溶剂浸取 | 第39-40页 |
| ·NaNO_2,Al(NO)_3,NaOH显色法分光光度法 | 第40页 |
| ·实验注意事项 | 第40页 |
| ·实验数据 | 第40-41页 |
| 5 浸取实验结果分析 | 第41-50页 |
|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页 |
| ·银杏叶浸取实验的影响因素水平分析 | 第41-50页 |
| ·搅拌速率对银杏叶浸取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温度对银杏叶浸取的影响 | 第43-44页 |
| ·乙醇浓度对银杏叶浸取的影响 | 第44-45页 |
| ·料液比对银杏叶浸取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时间对银杏叶浸取的影响 | 第46-50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0页 |
| ·展望 | 第50-52页 |
| 7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8-59页 |
| 9 致谢 | 第59-60页 |
| 10 附录 | 第60-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