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体验的主题公园旅游产品开发优化研究
----以三亚千古情景区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2.1.1 主题公园 | 第15-16页 |
2.1.2 旅游产品 | 第16页 |
2.1.3 旅游产品开发 | 第16-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2.1 市场营销理论 | 第17-18页 |
2.2.2 旅游体验理论 | 第18-19页 |
2.2.3 游客满意度理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三亚千古情景区及其旅游产品 | 第21-28页 |
3.1 宋城集团 | 第21-22页 |
3.2 三亚千古情景区 | 第22-24页 |
3.2.1 三亚千古情景区概况 | 第22-23页 |
3.2.2 “主题公园+旅游演艺”的经营模式 | 第23-24页 |
3.3 三亚千古情景区旅游产品 | 第24-28页 |
3.3.1 旅游演艺产品 | 第24-25页 |
3.3.2 特色文化产品 | 第25-28页 |
第4章 三亚千古情景区游客体验调查与分析 | 第28-58页 |
4.1 问卷设计与调查情况 | 第28-33页 |
4.1.1 理论模型 | 第28-29页 |
4.1.2 研究假设 | 第29-30页 |
4.1.3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0-32页 |
4.1.4 调查问卷内容 | 第32页 |
4.1.5 调研实施情况 | 第32-33页 |
4.2 描述性分析 | 第33-39页 |
4.2.1 游客人口特征分析 | 第33-35页 |
4.2.2 游客旅游行为分析 | 第35-37页 |
4.2.3 游后行为分析 | 第37页 |
4.2.4 旅游产品开发优化游客建议分析 | 第37-39页 |
4.3 信度分析 | 第39页 |
4.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39-44页 |
4.4.1 各项目得分正态性检验 | 第39-41页 |
4.4.2 模型指标拟合度评价 | 第41-44页 |
4.4.3 各因子得分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4页 |
4.5 方差分析 | 第44-49页 |
4.6 相关分析 | 第49页 |
4.7 游客体验期望与满意度分析 | 第49-58页 |
4.7.1 游客体验期望分析 | 第49-51页 |
4.7.2 游客体验满意度分析 | 第51-52页 |
4.7.3 配对样本T检验 | 第52-55页 |
4.7.4 IPA分析 | 第55-58页 |
第5章 三亚千古情景区旅游产品开发优化建议 | 第58-67页 |
5.1 调研统计总体分析 | 第58-59页 |
5.2 三亚千古情景区旅游产品开发优化建议 | 第59-67页 |
5.2.1 景区旅游产品开发优化原则 | 第59-60页 |
5.2.2 景区旅游产品开发优化建议 | 第60-67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7-68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8-69页 |
6.2.1 研究不足 | 第68页 |
6.2.2 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A 三亚千古情景区旅游产品游客体验调查问卷 | 第74-7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