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检测和贵农775抗条锈病遗传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4页
   ·小麦抗条锈基因的遗传研究第9-16页
     ·抗病基因的来源第9页
     ·抗病基因的遗传基础第9-13页
     ·抗条锈病遗传研究的历史与方法第13-16页
   ·抗条锈基因分子标记研究第16-24页
     ·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类型第17-22页
     ·寻找与目的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的方法第22-23页
     ·抗条锈病分子标记研究进展第23-24页
第二章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检测第24-49页
   ·材料与方法第25-35页
     ·材料第25-29页
     ·方法第29-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5-40页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条锈病抗病鉴定第35-36页
     ·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检测第36-40页
   ·讨论第40-49页
     ·当前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对条锈菌当前流行小种抗性总体评价第40页
     ·1B/1R 易位系的分子检测第40-41页
     ·Lr37-Yr17-Sr38 的分子检测第41-43页
     ·抗CY32 基因的检测第43-44页
     ·抗性基因分子检测与基因推导法的比较第44-45页
     ·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第45页
     ·DNA 提取过程中多糖去除的技巧及SSR-PCR 反应体系优化第45-49页
第三章 贵农775 抗条锈病遗传分析第49-52页
   ·材料与方法第49页
     ·材料第49页
     ·方法第49页
   ·结果与分析第49-51页
   ·讨论第51-52页
     ·贵农775 研究进展第51页
     ·贵农775 中抗CY32 基因的数目第51-52页
第四章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介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粒小麦—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衍生系抗条锈病鉴定和筛选及其GISH技术体系建立
下一篇:普通小麦—柔软滨麦草易位系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