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绪论 | 第8-14页 |
| 一、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0-12页 |
| 三、关于选题、主要观点、材料及方法的说明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黄巢旧部与朱全忠势力的兴起 | 第14-27页 |
| 一、黄巢旧部在对外征伐中的表现 | 第17-21页 |
| 二、黄巢旧部在军队治理及外交事宜方面的表现 | 第21-22页 |
| 三、黄巢旧部与朱全忠的关系 | 第22-26页 |
| 四、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二章 关东及山东诸镇与朱全忠势力兴起的关系 | 第27-40页 |
| 一、河南诸镇情况 | 第28-32页 |
| 二、陕西东部诸镇情况 | 第32-35页 |
| 三、山东及安徽诸镇情况 | 第35-38页 |
| 四、小结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河北诸镇与朱全忠势力兴起的关系 | 第40-57页 |
| 一、河北诸镇军事与经济实力以及交通情况 | 第41-51页 |
| 二、朱全忠势力控制河北诸镇后的情况 | 第51-56页 |
| 三、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四章 余论——对宣武军特征与朱全忠势力发展战略的分析 | 第57-66页 |
| 一、对宣武军特征的讨论 | 第57-59页 |
| 二、黄巢、秦宗权势力与朱全忠势力发展战略之比较 | 第59-65页 |
| 三、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语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