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月季品种综合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引言 | 第9-23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9页 |
| ·植物品种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 ·植物耐弱光性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 2. 现代月季品种综合评价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23-39页 |
| ·评价材料 | 第23页 |
| ·评价方法 | 第23-39页 |
| ·AHP评价系统的机理构成 | 第23-24页 |
| ·层次结构的分析和建立 | 第24-27页 |
| ·目标层 | 第24页 |
| ·约束层 | 第24页 |
| ·标准层 | 第24页 |
| ·最低层 | 第24-27页 |
| ·计算方法及过程 | 第27-33页 |
| ·判断矩阵的构造及其一致性检验 | 第27-31页 |
| ·层次总排序的计算 | 第31-33页 |
| ·评价因素的测定方法 | 第33-35页 |
| ·观赏性状的测定方法 | 第33页 |
| ·生产性状的测定方法 | 第33-34页 |
| ·抗逆性状的测定方法 | 第34-35页 |
| ·耐弱光性测定 | 第34页 |
| ·抗寒性测定 | 第34-35页 |
| ·抗病虫害测定 | 第35页 |
| ·评分标准 | 第35-39页 |
| 3. 现代月季品种耐弱光性评价的研究 | 第39-4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9页 |
| ·评价材料 | 第39页 |
| ·试验方法 | 第39页 |
| ·统计方法 | 第3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8页 |
| ·遮荫处理后月季品种叶重的变化 | 第39页 |
| ·遮荫处理后月季品种主要荧光参数的变化 | 第39-45页 |
| ·现代月季品种耐弱光性聚类分析 | 第45-48页 |
| ·讨论与结论 | 第48-49页 |
| ·讨论 | 第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4. 现代月季品种抗寒性评价的研究 | 第49-5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9页 |
| ·评价材料 | 第49页 |
| ·试验方法 | 第4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6页 |
| ·不同低温处理后电导率的变化 | 第49-52页 |
| ·不同低温处理后的扦插成活率 | 第52-56页 |
| ·讨论与结论 | 第56-57页 |
| ·讨论 | 第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5. 现代月季品种综合评价结果 | 第57-67页 |
| ·现代月季品种的综合评价 | 第57-64页 |
| ·讨论 | 第64-67页 |
| 6.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 附录 | 第75-107页 |
| 个人简介 | 第107-108页 |
| 导师简介 | 第108-109页 |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