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致谢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前言 | 第14页 |
·铜基复合材料的类型 | 第14-15页 |
·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弥散增强相的选择 | 第15-16页 |
·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弥散增强相的生成方法 | 第16-17页 |
·外加颗粒增强相 | 第16页 |
·原位生成颗粒增强相 | 第16-17页 |
·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7-20页 |
·液相反应原位生成法 | 第17-18页 |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 第18页 |
·粉末冶金法 | 第18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18页 |
·粉末内氧化法 | 第18-19页 |
·化学沉淀法 | 第19页 |
·反应喷射沉积法 | 第19页 |
·机械合金化法 | 第19-20页 |
·弥散强化铜合金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实验原材料 | 第23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3页 |
·分析测试手段 | 第23-24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23-24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24页 |
·样品中 A1_2O_3 含量的控制 | 第24页 |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4-26页 |
第三章 Al_2O_3/Cu 复合粉末的制备 | 第26-47页 |
·引言 | 第26页 |
·甘氨酸-硝酸盐法简介 | 第26页 |
·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Al_2O_3/Cu 复合粉末实验方案 | 第26-29页 |
·甘氨酸与金属盐配比对产物的影响 | 第29-34页 |
·甘氨酸-硝酸盐法的自蔓延燃烧特性 | 第29-30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30页 |
·甘氨酸与金属盐配比对实验过程的影响 | 第30-31页 |
·燃烧产物的分析 | 第31-33页 |
·煅烧对产物的影响 | 第33-34页 |
·纳米粉末的团聚 | 第34-38页 |
·纳米粉末团聚的机理 | 第34-35页 |
·团聚问题的解决 | 第35-36页 |
·形貌分析 | 第36-38页 |
·高能球磨 | 第38-45页 |
·球磨参数设定 | 第38-40页 |
·球磨粉末的XRD 分析 | 第40-44页 |
·球磨粉末的形貌分析 | 第44-45页 |
·还原工艺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Al_2O_3/Cu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7-54页 |
·实验流程 | 第47页 |
·粉末冶金制造原理 | 第47-51页 |
·粉末冶金成型原理 | 第47-49页 |
·粉末冶金烧结原理 | 第49-51页 |
·复合材料形貌分析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Al_2O_3/Cu 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 第54-67页 |
·Al_2O_3/Cu 复合材料密度研究 | 第54-57页 |
·密度测试方法 | 第54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54-57页 |
·Al_2O_3/Cu 复合材料导电率研究 | 第57-60页 |
·导电率测试方法 | 第57-58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58-60页 |
·Al_2O_3/Cu 复合材料硬度研究 | 第60-64页 |
·硬度测试方法 | 第60-61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61-64页 |
·Al_2O_3/Cu 复合材料抗弯强度研究 | 第64-66页 |
·抗弯强度测试方法 | 第64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