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4页 |
1 问题提出 | 第8-9页 |
2 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学习倦怠的定义 | 第10页 |
·学习倦怠的结构与测量 | 第10-11页 |
·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 | 第11-12页 |
·学习倦怠的后果 | 第12-13页 |
3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13-14页 |
研究一 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研究 | 第14-18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2 研究假设 | 第1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4 研究结果 | 第15-17页 |
·样本一般人口学资料 | 第15页 |
·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 | 第15页 |
·医学生学习倦怠在人口学特征差异上的比较研究 | 第15-17页 |
5 结论 | 第17-18页 |
研究二 社会、组织、个人层面影响因素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 第18-24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2 研究假设 | 第18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0-23页 |
·社会支持与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 第20页 |
·生活事件与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 第20页 |
·学习风气与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教育风气与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 第21页 |
·人际关系与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学习压力与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 第22页 |
·人格特征与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 第22页 |
·专业承诺与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5 结论 | 第23-24页 |
研究三 医学生学习倦怠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 第24-28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2 研究假设 | 第2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4-26页 |
·学习倦怠相关因素对医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 第24-26页 |
·学习倦怠相关因素对医学生学习倦怠总分的回归分析 | 第26页 |
5 结论 | 第26-28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28-40页 |
1 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 | 第28-30页 |
·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 | 第28页 |
·人口学特征对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 | 第28-30页 |
2 医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4页 |
·社会层面相关因素与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关系 | 第30-31页 |
·组织层面相关因素与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关系 | 第31-32页 |
·个人层面相关因素与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关系 | 第32-33页 |
·各相关因素对医学生学习倦怠的预测 | 第33-34页 |
3 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干预策略 | 第34-40页 |
·激发专业学习热情,提高医学生情感承诺 | 第34-35页 |
·加强医学生外向、稳定倾向的性格训练,培养其健全人格 | 第35-36页 |
·减轻医学生学习压力 | 第36-37页 |
·积极开展全方位的教学创新活动,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 | 第37-38页 |
·完善医学生家庭支持为核心的社会支持系统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2页 |
1 研究结论 | 第40页 |
2 创新与不足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医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 第45-60页 |
1 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 | 第45-46页 |
2 学习倦怠的定义 | 第46-48页 |
3 学习倦怠的结构与测量 | 第48-50页 |
4 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 | 第50-53页 |
5 学习倦怠的后果 | 第53-5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