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殖民地背景下的青岛城市风格特征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课题的来源 | 第9-10页 |
| ·趋同的城市现状 | 第9页 |
| ·"特色危机"下的特色 | 第9-10页 |
| ·发展的机遇 | 第10页 |
| ·课题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的范围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1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 第2章 青岛的城市概况、自然特征与人文特征 | 第13-31页 |
| ·城市概况历史沿革 | 第13-15页 |
| ·城市概况 | 第13页 |
| ·历史沿革 | 第13-15页 |
| ·自然特征与城市特征的关系 | 第15-18页 |
| ·自然特征 | 第15页 |
| ·青岛"山"特征与城市格局的关系 | 第15-17页 |
| ·青岛"水"特征与城市格局的关系 | 第17-18页 |
| ·青岛的人文特征对城市特色的影响 | 第18-31页 |
| ·影响青岛城市格局的重要历史事件 | 第18-21页 |
| ·青岛殖民地背景下的文化人群 | 第21-28页 |
| ·殖民地背景下的青岛高等教育机构 | 第28-29页 |
| ·青岛殖民地背景下的文化特征与城市特色的辩证关系 | 第29-31页 |
| 第3章 青岛殖民地背景下城市形态的形成 | 第31-36页 |
| ·关于殖民地 | 第31-32页 |
| ·德占期对青岛城市形态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日占期对青岛城市形态的影响 | 第33-36页 |
| 第4章 青岛殖民地城市特色的形态体现 | 第36-54页 |
| ·总体结构 | 第36-38页 |
| ·"花园城市"理论 | 第36-37页 |
| ·城市梯度与天际线关系 | 第37-38页 |
| ·青岛殖民地背景下建筑特色、景观特征与城市色彩 | 第38-52页 |
| ·建筑特色 | 第38-50页 |
| ·城市色彩与景观特征 | 第50-52页 |
| ·青岛殖民地背景下的城市交通及公用服务设施 | 第52-54页 |
| ·城市道路 | 第52页 |
| ·胶济铁路、港口及机场建设 | 第52-53页 |
| ·青岛城市化初期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 第53-54页 |
| 第5章 历史背景下城市发展现状与思考 | 第54-64页 |
| ·城市发展的现状 | 第54-57页 |
| ·关于城市现状的思考 | 第57-58页 |
| ·关于莱阳路的调查与整理应用 | 第58-64页 |
| 结语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谭大坷个人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