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0页 | 
| 1 雨生红球藻的生物学特征 | 第10页 | 
| 2 雨生红球藻绿色细胞的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 ·培养基 | 第10-11页 | 
| ·培养基成分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11-17页 | 
| 3 反应器培养雨生红球藻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适宜雨生红球藻CG-11生长的培养基的筛选 | 第20-2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 ·藻种及培养基 | 第20页 | 
| ·培养方法 | 第20页 | 
| ·实验设计 | 第20页 | 
| ·测定方法 | 第20-2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4页 | 
| ·不同培养基中雨生红球藻的生长状况 | 第22页 | 
| ·不同培养基中雨生红球藻的色素含量 | 第22-23页 | 
| ·不同培养基中雨生红球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 | 第23页 | 
| ·培养周期内藻液pH的变化 | 第23-24页 | 
| 3 讨论 | 第24-26页 | 
| ·适宜雨生红球藻CG-11生长的培养基 | 第24页 | 
| ·不同培养基培养差异的分析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营养盐浓度对藻细胞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26-5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 ·藻种及培养基 | 第26页 | 
| ·培养方法 | 第26页 | 
| ·实验设计 | 第26-28页 | 
| ·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49页 | 
| ·不同浓度氮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29-33页 | 
| ·不同浓度磷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33-38页 | 
| ·不同浓度镁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38-41页 | 
| ·不同浓度铁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41-45页 | 
| ·不同浓度钙对雨生红球藻的生长的影响 | 第45-46页 | 
| ·不同碳源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 | 第46-48页 | 
| ·EDTA-Na_2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 | 第48页 | 
| ·利用改良OHM培养雨生红球藻 | 第48-49页 | 
| 3 讨论 | 第49-58页 | 
| ·不同浓度氮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49-50页 | 
| ·不同浓度磷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50-51页 | 
| ·不同浓度镁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51-53页 | 
| ·不同浓度铁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53-55页 | 
| ·不同浓度钙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 | 第55页 | 
| ·不同碳源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 | 第55-56页 | 
| ·EDTA-Na_2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 | 第56页 | 
| ·改良型OHM | 第56-58页 | 
| 第四章 反应器培养雨生红球藻实验 | 第58-6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 ·藻种及培养基 | 第58-59页 | 
| ·培养方法 | 第59页 | 
| ·柱状鼓泡式光生物反应器装置示意图 | 第59页 | 
| ·实验设计 | 第59页 | 
| ·测定方法 | 第59-6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0-65页 | 
| ·气泡大小对雨生红球藻的影响 | 第60-62页 | 
| ·不同通气量对雨生红球藻的影响 | 第62-65页 | 
| 3 讨论 | 第65-67页 | 
| ·气泡大小对雨生红球藻的影响 | 第65页 | 
| ·通气量对雨生红球藻的影响 | 第65-66页 | 
| ·对大规模培养的指导作用 | 第66-6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附录 | 第72-74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