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烟草病虫害论文

重庆烟草赤星病菌的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差异性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5页
 1 烟草赤星病的研究进展及分布危害第11-12页
 2 烟草赤星病菌的研究概况第12-15页
   ·烟草赤星病害类型和症状第12页
   ·病原第12页
   ·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第12-13页
   ·烟草赤星病菌的侵染机理概述第13-14页
   ·影响烟草赤星病流行的因素第14-15页
 3 病菌的致病力分化第15-17页
 4 病原菌毒素研究概况第17-19页
   ·烟草赤星病菌毒素第17页
   ·毒素的生物测定第17-19页
 5 植物病原真菌与寄主互作过程中的毒力变异第19-20页
   ·植物病原真菌毒力变异途径和机制第19-20页
   ·植物病原真菌毒力变异的生物测定方法第20页
 6 分子标记技术在检测植物病原真菌毒力中的应用第20-23页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第21页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第21-22页
   ·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第22-23页
 7 烟草赤星病菌的诱导抗病性研究第23-25页
第二章 重庆地区烟草赤星病菌的致病力测定第25-37页
 1 材料第25-26页
   ·供试菌株第25页
   ·烟草品种第25页
   ·培养基配方及试剂第25-26页
 2 方法第26-28页
   ·菌种的分离筛选第26页
   ·致病力的测定及比较第26-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34页
   ·菌株的分离与筛选第28页
   ·重庆地区烟草赤星病菌致病力测定及比较第28-33页
   ·同一烟区烟草赤星病菌的致病力分析第33-34页
 4 结论与讨论第34-37页
   ·赤星菌株的分离与筛选第34页
   ·重庆地区烟草赤星病菌致病力测定及比较第34-37页
第三章 不同致病力菌株的培养性状比较第37-47页
 1 材料第37页
   ·供试菌株第37页
   ·烟草品种第37页
   ·培养基配方及试剂第37页
   ·药品第37页
 2 试验方法第37-39页
   ·菌落生长量的比较第37页
   ·菌丝生长干重比较第37-38页
   ·产抱量比较第38页
   ·产毒能力比较第38-3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9-44页
   ·各菌株培养性状的比较第39-40页
   ·菌株生长的比较第40-42页
   ·毒素毒性的测定第42-44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4-47页
第四章 不同致病力菌株 DNA遗传差异性分析第47-55页
 1 材料第47-48页
   ·供试菌株第47-48页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48页
 2 方法第48-51页
   ·菌株的活化和培养第48-49页
   ·DNA的提取程序第49页
   ·DNA的提取检测第49页
   ·RAPD引物及扩增反应条件第49-5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1-52页
   ·DNA提取结果第51页
   ·RAPD扩增结果第51-52页
 4 结论与讨论第52-55页
   ·DNA提取第52页
   ·PCR扩增第52-5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65页
发表文章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拮抗细菌控制烟草青枯、黑胫病害的应用技术研究
下一篇:蜘蛛兰褐斑病及其病原菌鉴定与病害的药剂控制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