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 ·水流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概述及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外水流数值模拟与可视化系统集成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本文采用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简介 | 第24-31页 |
| ·概述 | 第24-25页 |
| ·贴体正交曲线坐标网格生成 | 第25-26页 |
| ·网格生成 | 第25页 |
| ·调节因子取值范围的确定 | 第25-26页 |
| ·贴体正交曲线坐标网格下的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 第26-28页 |
| ·控制方程 | 第26-27页 |
| ·控制方程离散和求解 | 第27-28页 |
| ·边界条件及动边界处理 | 第28页 |
| ·模型验证 | 第28-30页 |
| ·工程概况 | 第29页 |
| ·初始边值条件 | 第29页 |
| ·糙率的选取 | 第29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可视化技术 | 第31-42页 |
| ·可视化技术概述及本文研究重点 | 第31页 |
| ·流场可视化 | 第31-34页 |
| ·流场生成原理 | 第32-33页 |
| ·基于VB和AutoCAD的流场图绘制 | 第33-34页 |
| ·基于Tecplot动态流场可视化 | 第34-38页 |
| ·Tecplot可视化软件简介 | 第34-35页 |
| ·Tecplot动态流场可视化的实现 | 第35-38页 |
| ·基于Tecplot动态流场可视化的程序实现 | 第38页 |
| ·等值线可视化 | 第38-41页 |
| ·引言 | 第38-39页 |
| ·Surfer简介及Surfer二次开发基本原理 | 第39页 |
| ·VB与Surfer自动化接口的实现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水流数值模拟与可视化集成系统的开发 | 第42-60页 |
| ·概述 | 第42页 |
| ·计算模块的集成 | 第42-47页 |
| ·Fortran与ViusalBasic混合编程简介 | 第42-43页 |
| ·混合编程技术概述 | 第43页 |
| ·混合编程模式 | 第43-44页 |
| ·VisualBasic与Fortran混合编程的接口规范 | 第44-46页 |
| ·VisualBasic与Fortran接口的实现 | 第46-47页 |
| ·其他关键技术问题 | 第47-51页 |
| ·多线程技术 | 第47-49页 |
| ·AutoCAD对DXF文件的操作 | 第49-51页 |
| ·平面二维水流数值模拟可视化系统的开发 | 第51-59页 |
| ·地形数据检查 | 第52-53页 |
| ·建模参数检查及参数输入 | 第53-54页 |
| ·网格生成 | 第54页 |
| ·地形插值 | 第54-55页 |
| ·数模计算 | 第55-56页 |
| ·流场图绘制 | 第56-57页 |
| ·等值线绘制 | 第57-59页 |
| ·动态演示及计算过程可视化 | 第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五章 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可视化系统的应用 | 第60-72页 |
| ·工程概况 | 第60页 |
| ·数据处理 | 第60-62页 |
| ·参数输入及检查 | 第62-63页 |
| ·网格生成 | 第63-64页 |
| ·地形插值 | 第64-66页 |
| ·数模计算 | 第66-67页 |
| ·流场图绘制 | 第67-69页 |
| ·等值线绘制 | 第69-70页 |
| ·动态演示 | 第70-71页 |
| ·小结 | 第71-72页 |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 ·主要结论 | 第72页 |
|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