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导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框架和内容安排 | 第9-11页 |
·研究框架 | 第9-10页 |
·内容安排 | 第10-11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资产减值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收益平滑的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资产减值与收益平滑的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3 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分析 | 第17-24页 |
·盈余管理及其表现形式 | 第17-21页 |
·盈余管理的概念 | 第17页 |
·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 | 第17-19页 |
·盈余管理的实施方法 | 第19-20页 |
·收益平滑方式的盈余管理的特征 | 第20-21页 |
·盈余管理的动机 | 第21-24页 |
·机会主义行为观 | 第21-22页 |
·有效契约观 | 第22页 |
·信息观 | 第22-24页 |
4 盈利公司资产减值计提情况分析 | 第24-31页 |
·资产减值的含义 | 第24页 |
·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的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 | 第26-27页 |
·盈利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收益平滑的手段 | 第27-28页 |
·集中在某一年巨额计提准备,以后年度慢慢转回 | 第27页 |
·当年大额冲回,以后缓慢冲回 | 第27页 |
·不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虚增利润 | 第27-28页 |
·盈利公司转回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情况分析 | 第28-31页 |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第28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28-31页 |
5 盈利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收益平滑的实证研究 | 第31-43页 |
·收益平滑检验 | 第31-35页 |
·研究样本 | 第31页 |
·收益平滑检验方法 | 第31-33页 |
·研究结果 | 第33-35页 |
·我国盈利公司收益平滑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第35-43页 |
·研究假设 | 第35-36页 |
·研究设计 | 第36-38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二分类LOGIST 回归分析 | 第39-41页 |
·稳定性检验 | 第41-43页 |
6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局限性 | 第43-47页 |
·主要结论 | 第43页 |
·政策建议 | 第43-45页 |
·完善会计制度,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 | 第44页 |
·严格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 第44-45页 |
·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建立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 | 第45页 |
·加强独立审计的外部监督 | 第45页 |
·本文局限性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