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导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2 相关研究领域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地方生产网络理论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全球生产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 第14-15页 |
·地方生产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 第15-17页 |
·地方生产网络的构成 | 第17-18页 |
·地方生产网络的案例研究 | 第18-19页 |
·地方生产网络研究的评述和意义 | 第19-20页 |
·技术学习理论研究综述 | 第20-25页 |
·技术学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技术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2-23页 |
·技术学习相关研究的评述及意义 | 第23-25页 |
3 理论框架建构 | 第25-31页 |
·网络与技术学习 | 第25页 |
·地方生产网络与技术学习 | 第25-26页 |
·地方生产网络对技术学习的作用 | 第26-31页 |
·地方生产网络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网络范式" | 第26-27页 |
·网络内部联系激发创新,加速企业知识交流和积累 | 第27-28页 |
·地方生产网络的各行为主体联系中"溢出效应" | 第28页 |
·地方生产网络为企业进行技术学习提供了便利 | 第28-29页 |
·全球——地方生产网络连接是技术学习的动力 | 第29-31页 |
4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网络与技术学习总体分析 | 第31-46页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分析 | 第31-38页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介绍 | 第31-32页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条件 | 第32-35页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阶段 | 第35页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35-38页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区简介 | 第38-39页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生产网络状况 | 第39-42页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布局规划 | 第39-40页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生产网络与技术学习分析 | 第40-42页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网络与技术学习提升建议 | 第42-46页 |
·生产网络内部联系需加强 | 第43页 |
·经开区的发展由政府主导向企业主导转变 | 第43-44页 |
·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对技术学习的推动作用 | 第44页 |
·区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嵌入全球生产网络 | 第44-46页 |
5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典型企业分析 | 第46-64页 |
·陕汽集团企业网络与技术学习分析 | 第46-58页 |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 第46-47页 |
·陕汽集团的发展过程 | 第47-49页 |
·陕汽集团企业网络与技术学习现状 | 第49-51页 |
·龙头企业-西安重型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产业网络发展现状 | 第51-53页 |
·陕汽的产业网络——商用车黄金产业链 | 第53-55页 |
·陕汽集团生产网络与技术学习提升建议 | 第55-58页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企业网络与技术学习分析 | 第58-64页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集团)简介 | 第58-59页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集团)的发展历程 | 第59页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企业网络与技术学习现状 | 第59-62页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生产网络与技术学习提升建议 | 第62-64页 |
6 促进技术学习的地方生产网络构建建议 | 第64-67页 |
·从政府方面提升网络内部技术学习能力 | 第64-65页 |
·为地方生产网络内部联系的产生,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 第64-65页 |
·提高地方生产网络的稳定性,培育产业创新软环境 | 第65页 |
·从企业方面提升网络内部创新能力 | 第65-67页 |
·利用自身产业基础,与合作者之间互动,提高技术学习能力 | 第65-66页 |
·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 第66-6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7-71页 |
·文章结论 | 第67-69页 |
·创新之处 | 第69页 |
·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后记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