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城镇贫困问题的统计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 理论意义 | 第8页 |
三、 现实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一、 有关贫困内涵的研究 | 第9-10页 |
二、 有关贫困线的研究 | 第10页 |
三、 有关贫困指数和分解的研究 | 第10-12页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一、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2页 |
二、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有关贫困的理论问题 | 第13-21页 |
第一节 贫困的内涵 | 第13-15页 |
一、 国内外研究者对贫困内涵的定义 | 第13-15页 |
二、 对贫困内涵的总结与认识 | 第15页 |
第二节 贫困的外延 | 第15-21页 |
一、 绝对贫困 | 第16-17页 |
二、 相对贫困 | 第17-18页 |
三、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联系 | 第18-19页 |
四、 贫困的演进 | 第19-21页 |
第三章 贫困线的测算方法研究 | 第21-38页 |
第一节 贫困线概念和测算原则 | 第21-23页 |
一、 贫困线的概念 | 第21页 |
二、 贫困线的划分 | 第21-22页 |
三、 测算贫困线应遵循的原则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测算贫困线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 | 第23-27页 |
一、 指标选择 | 第23-25页 |
二、 测量单位 | 第25页 |
三、 时间跨度 | 第25-26页 |
四、 区域差异 | 第26页 |
五、 价格指数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测算贫困线方法的思考 | 第27-38页 |
一、 国内外测算贫困线的常用方法 | 第27-28页 |
二、 测算贫困线主要方法的述评 | 第28-35页 |
三、 测算贫困线的一种新思路 | 第35-38页 |
第四章 贫困程度的测量及因素分析 | 第38-52页 |
第一节 贫困程度的指数体系 | 第38-41页 |
一、 贫困发生率指数 | 第38-39页 |
二、 贫困距指数 | 第39-40页 |
三、 贫困强度指数 | 第40页 |
四、 贫困指数的连续形式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洛伦茨曲线与贫困指数的测算 | 第41-44页 |
一、 洛伦茨曲线方程的估计 | 第41-43页 |
二、 运用洛伦茨曲线测算贫困指数和基尼系数 | 第43-44页 |
第三节 贫困分解与贫困弹性 | 第44-52页 |
一、 贫困变动的分解 | 第44-50页 |
二、 贫困弹性的分析 | 第50-52页 |
第五章 浙江省城镇贫困问题的实证研究 | 第52-60页 |
第一节 浙江省城镇贫困线的测算 | 第52-54页 |
一、 贫困线的测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 第52页 |
二、 各年贫困线的计算结果 | 第52-54页 |
第二节 浙江省城镇贫困程度的实证分析 | 第54-56页 |
一、 贫困指数的计算结果 | 第54-55页 |
二、 历年贫困和不平等变动分析 | 第55-56页 |
第三节 浙江省城镇贫困规模变动的因素分析 | 第56-60页 |
一、 贫困变动的分解和原因分析 | 第56-57页 |
二、 贫困弹性的实证分析 | 第57-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对策建议 | 第60-66页 |
第一节 浙江省城镇贫困问题的总结 | 第60-61页 |
第二节 反贫困的政策建议 | 第61-66页 |
一、 加快推进廉租房建设 | 第61-62页 |
二、 积极促进就业,加大就业培训 | 第62页 |
三、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62-63页 |
四、 积极发展教育,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 第63-64页 |
五、 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城市反贫困服务 | 第64-65页 |
六、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