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8页 |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6-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9-21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21-22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22-2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第23-34页 |
·资源型城市基本理论研究 | 第23-26页 |
·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26-29页 |
·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29-3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33-34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4-38页 |
·论文研究总体思路 | 第34-35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36-38页 |
第2章 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分析 | 第38-58页 |
·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38-45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8-40页 |
·系统理论 | 第40-42页 |
·自组织理论 | 第42-45页 |
·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分析 | 第45-52页 |
·资源型城市界定与特征 | 第45-50页 |
·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表征 | 第50-52页 |
·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的构建 | 第52-57页 |
·资源型城市结构及要素分析 | 第52-54页 |
·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框架 | 第54-55页 |
·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3章 资源型城市演进机理研究 | 第58-82页 |
·资源型城市的自组织特性的分析 | 第58-60页 |
·资源型城市的开放性 | 第58页 |
·资源型城市的非平衡态 | 第58-59页 |
·资源型城市内部的非线性 | 第59-60页 |
·资源型城市的涨落现象 | 第60页 |
·资源型城市演进过程分析 | 第60-68页 |
·资源型城市的非平衡演变 | 第60-62页 |
·资源型城市的演进特征 | 第62-64页 |
·资源型城市演进阶段分析 | 第64-68页 |
·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持续性分析 | 第68-74页 |
·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演进理论条件分析 | 第68-71页 |
·资源型产业转型的熵机理 | 第71-74页 |
·资源型城市的驱动与调控分析 | 第74-81页 |
·资源型城市演进的动力机制 | 第75-77页 |
·资源型城市的控制与调适途径 | 第77-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4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接替主导产业选择 | 第82-109页 |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分析 | 第82-92页 |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内涵 | 第82-84页 |
·区域经济对产业转型的影响分析 | 第84-86页 |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 第86-92页 |
·资源型城市接替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 第92-100页 |
·主导产业内涵 | 第93-95页 |
·传统理论对接替主导产业选择的偏差 | 第95-96页 |
·几种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 | 第96-98页 |
·接替主导产业的选择步骤 | 第98-100页 |
·资源型城市接替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 | 第100-107页 |
·接替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 第100页 |
·接替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100-102页 |
·接替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 | 第102-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5章 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109-125页 |
·资源型城市系统动力学模型总体分析 | 第109-114页 |
·资源型城市系统动力学特征抽象分析 | 第109-110页 |
·资源型城市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思路 | 第110-114页 |
·子模型分析 | 第114-121页 |
·系统模型参数 | 第114-115页 |
·人口子模型分析 | 第115-116页 |
·经济子模型分析 | 第116-117页 |
·资源子模型分析 | 第117-118页 |
·环境子模型分析 | 第118-120页 |
·科教子模型分析 | 第120-121页 |
·模型总体结构 | 第121-124页 |
·模型总构成 | 第121-122页 |
·主要方程式及输入条件说明 | 第12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6章 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 | 第125-150页 |
·鸡西市现状分析 | 第125-126页 |
·鸡西市产业转型与接替主导产业的选择 | 第126-135页 |
·鸡西市产业转型模式选择分析 | 第126-127页 |
·鸡西市接替主导产业的选择分析 | 第127-135页 |
·鸡西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拟 | 第135-142页 |
·模拟模式的确定 | 第135-136页 |
·政策调控与分析 | 第136-142页 |
·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142-149页 |
·坚持系统的、长期的和全局的指导思想 | 第143页 |
·适度开发,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 第143-145页 |
·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接替产业 | 第145-146页 |
·加强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 | 第146-148页 |
·发挥科技先导作用,重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 第148-149页 |
·本章小结 | 第149-150页 |
结论 | 第150-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63-166页 |
致谢 | 第166-167页 |
个人简历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