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卫星追踪拦截制导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8页 |
·课题背景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5-26页 |
·空间攻防小卫星系统研究概况 | 第15-19页 |
·空间拦截方案 | 第19-21页 |
·天基拦截的远程导引策略研究 | 第21-23页 |
·中制导律研究 | 第23-24页 |
·精确末制导律研究 | 第24-26页 |
·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空间攻防小卫星拦截任务规划 | 第28-40页 |
·小卫星空间攻防任务介绍 | 第28-33页 |
·小卫星空间攻防功能分析 | 第29页 |
·执行攻防任务的轨道构型 | 第29-31页 |
·模块化设计方法 | 第31页 |
·目标星的区域划分 | 第31-33页 |
·攻防任务规划 | 第33-39页 |
·任务规划的流程 | 第34页 |
·评价指标 | 第34-35页 |
·设计变量 | 第35-37页 |
·任务阶段划分 | 第37-38页 |
·任务模型建立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远程导引段轨迹优化设计 | 第40-60页 |
·引言 | 第40页 |
·Lambert交会燃料和时间关系的分析 | 第40-46页 |
·Lambert制导算法 | 第41-42页 |
·燃料和时间的关系 | 第42-46页 |
·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多脉冲拦截问题 | 第46-56页 |
·数学描述 | 第46-47页 |
·无约束条件的多脉冲最优解 | 第47-51页 |
·燃料和时间受限的多脉冲最优解 | 第51-53页 |
·初始夹角对特征速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交会角受限的多脉冲最优解 | 第54-56页 |
·用改进Lambert制导程序修正脉冲推力误差 | 第56-59页 |
·位置补偿计算 | 第57-58页 |
·求解算法 | 第58页 |
·仿真算例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共轨式多次推力弧段转移策略与算法研究 | 第60-84页 |
·引言 | 第60页 |
·固定燃料交会问题的解析解 | 第60-72页 |
·均匀中心引力场模型精度分析 | 第60-63页 |
·近似相对运动方程 | 第63-64页 |
·一阶解析解 | 第64-66页 |
·J_2 摄动下的二阶解析解 | 第66-70页 |
·准最优制导律 | 第70页 |
·解析解分析 | 第70-72页 |
·改进制导律的设计与分析 | 第72-77页 |
·理想二体情况下的改进制导律 | 第72-75页 |
·J_2 摄动下的改进制导律 | 第75-77页 |
·多次推力弧段优化算法 | 第77-82页 |
·多次推力弧段转移策略 | 第77-78页 |
·多次推力弧段转移算法 | 第78-79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次推力弧段优化算法 | 第79-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5章 基于零控脱靶量的中制导律设计 | 第84-108页 |
·引言 | 第84页 |
·零控拦截流形的精度分析 | 第84-95页 |
·数学描述 | 第85-90页 |
·定量精度分析 | 第90-95页 |
·一种新型中制导律的设计 | 第95-107页 |
·到达零控拦截流形最快的导引律 | 第95-98页 |
·建立视线坐标系 | 第98-99页 |
·导引方案及开关曲线设计 | 第99-103页 |
·数值仿真与分析 | 第103-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6章 基于模糊控制的末制导律设计 | 第108-127页 |
·引言 | 第108-109页 |
·末制导控制系统建模 | 第109-112页 |
·六自由度运动方程 | 第109-111页 |
·姿控和轨控发动机布局 | 第111页 |
·误差模型 | 第111-112页 |
·末制导段的模型参考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112-123页 |
·模糊模型参考学习控制 | 第113页 |
·姿态和轨道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113-121页 |
·基于DFL的模糊控制学习机制 | 第121-123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123-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结论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7-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个人简历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