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热源联网供热的运行调节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集中供热系统发展概况 | 第11页 |
·大庆地区乘银集中供热系统概况 | 第1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多热源联网具备的优势分析 | 第13-18页 |
·能源消耗分析 | 第13页 |
·运行成本分析 | 第13-14页 |
·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14-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实现多热源联网的技术条件 | 第18-29页 |
·联网运行多热源的调度原则 | 第18页 |
·联网运行的水温调节曲线建立 | 第18-20页 |
·建立全网统一协调的水力工况 | 第20-24页 |
·联网运行供、回水压力的变化 | 第21-23页 |
·联网运行的补水、定压系统 | 第23页 |
·联网运行的静压力 | 第23-24页 |
·联网运行的水泵选择原则 | 第24页 |
·联网运行的控制系统 | 第24-28页 |
·间接连接热力站的控制 | 第25-26页 |
·热源主循环泵的控制 | 第26-28页 |
·补水系统的控制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多热源联网运行的监控系统 | 第29-36页 |
·乘银集中供热监控系统结构 | 第29-30页 |
·分控中心SCC 的主要任务及功能 | 第30-33页 |
·本地监控站LCM 的任务与功能 | 第33-34页 |
·热力站本地监控站(LCM)的任务与功能 | 第33-34页 |
·热源本地监控站(LCM)的任务与功能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五章 联网运行调节方案 | 第36-45页 |
·供热系统组成 | 第36-38页 |
·热源情况 | 第36页 |
·供热管网 | 第36-37页 |
·热力站系统 | 第37-38页 |
·调节控制原则 | 第38-41页 |
·一次网运行调节方案 | 第38-41页 |
·二次网运行调节方案 | 第41页 |
·非正常工况运行调节方案 | 第41-42页 |
·监控系统故障 | 第41页 |
·热源故障 | 第41页 |
·管网故障 | 第41-42页 |
·热源投入时间表 | 第42页 |
·联网运行能源消耗情况分析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附图:供热期间各热力站温度走势图 | 第47-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详细摘要 | 第62-72页 |